下载此文档

金融分析师的谎言.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金融分析师的谎言“Revenueisnothing,Profitmarginiseverything!(营业额不算什么,利润才是一切!)”这是华尔街金融分析师的口头禅。在华尔街,金牌金融分析师位高权重,往往建议“买入”一只股票时,股价会神奇般地上涨;而当建议“卖出”一只股票时,股价便鬼使神差般地下跌,似乎只要动动嘴皮子便大把美金落袋,年薪成百上千万不在话下。然而事实上,金牌分析师的烦恼也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尤其是金牌分析师手下的团队成员,有时为了找出某个行业的数据,比如次贷危机将给金融业带来亏损的金额,可能连续几周都要在办公室工作到半夜。他们的工作艰巨繁复,必须每天带着上司配发的“黑莓”手机,像妇产科大夫那样24小时Standingby;埋头在成堆的文件、数据中,做收入分析、现金流量评估和研究资产负债表;还得为更大牌的分析师至少提供3份报告。真是“干得比驴累,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装得比孙子乖,看上去比谁都好”!而金牌分析大师的烦恼,往往就是必须学会说假话。如今华尔街上有成千上万位金融分析师,他们所监督、涉及的美国企业的总市值超过15万亿美元。分析师本应作为金融系统的巡查员,认真研读企业的财务报表,并告诉投资者正在发生的市场真相。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受到市场大盘走势、竞争环境和每个公司各自问题的影响,股票上涨下跌起伏不定,使得买入与卖出评级的比例失衡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比例基本上应该是一半一半。然而,在1990年代后期,买入与卖出评级之比是100∶1,甚至更高。有些分析师唯恐给他们所在的机构添麻烦,唯恐疏远了他们研究的公司或是惹怒了自己的上司。我曾经的同事伊凡就是一位金融分析师,他曾接到为一家健保产品公司做股票评级的任务。他看了那家公司的财报,其营业额一栏很漂亮,这倒不奇怪,因为是全北美名列前茅的大公司,不过一看利润却不怎么样,股价当然上不去。这家公司便给出巨资,请伊凡的公司做出“强力买入”的评估。伊凡接到任务后研究了多份关于这家公司的分析调查报告,发现这家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越来越多地使用具有化学成分的胶囊,而这类胶囊在体内溶解困难,胶囊内的营养成分不但无法释放起效,胶囊自身也很难消化,甚至积聚在消化道形成胶囊残渣球,进一步研究后更发现,其实那些健保产品中的营养成分都很难被人体真正吸

金融分析师的谎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fjmvg9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