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用3-2-1建立基准的时候,作为基准的面,线,点,它的公差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才可以作为测量的基准呢?基准面的平面度有些时候真的很大,还有作为基准的线,也不是很直。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是将所有的作为基准的元素都置为零吗?可是实际的情况加工的元素不可能达到理论的状态,还是就按实际的测量结果作为基准元素呢?两种方法那个好啊?怎么将所有的基准元素都置为零? 答:之所以选择这些元素为基准,是零件图纸的规定、指定或需要。所谓“基准”,是指那些在设计、制造、测量、装配该零件或组件时要用来作为参照的元素。这些“基准”都是相对的,与零件的精度是相当的。不能想象零件精度要求高,而基准元素精度差的情况。在遇到“基准”元素形状误差大的情况时,要多测点,取它们的平均效果值。 “基准”元素有的是作为零件坐标系的坐标轴或坐标平面而置为“零”,也有的只是提供参考方向而其位置并不是“零”。 被测的零件元素并不“理想”,本身有“很大的”形状误差,但一旦经拟合、生成为一个基本元素后,其特征所描述的就是一个“理想”的元素,那些“不理想”的部分都是这个元素的形状误差。而这些与测量点的数量和位置也有一些关系。这些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问:1、上次提到构建测量基准的条件,那么在建立基准的时候,用那些方法建立坐标系该如何将那些元素都置为零呢?就是置零的方法是什么?如何将基准元素变为理想的元素,从而作为测量的基准。 2、还有就是在作为基准元素的形状和位置有偏差的情况,可以作为有效的基准元素吗?如果基准元素都发生了变形,那我们就不用3-2-1法建立坐标系,改用最佳拟合或其他的方法建立坐标系可以吗?作为基准的元素形状变化了该怎么办呢?比如说在实际
测量基准选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