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河水诗《咏煤赏析————————————————————————————————作者:————————————————————————————————日期: 左河水《咏煤》诗赏析许多人对我国明代大臣于谦的七律诗《咏煤炭》比较熟悉,但对现代诗人左河水的七绝诗《咏煤》,甚至对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的诗歌《煤》知之甚少。在此,先将左河水的《咏煤》进行介绍。七绝·咏煤(左河水)亿年修炼变乌金,地动天惊静养身。为应人间求饱暖,一声呼啸化烟尘。注释:1、煤,即煤炭。是从古生代到新生代第三纪的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2、修炼:“修”有整治、改正、修理之意。“炼”原指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溶化并趋于纯净或坚韧。道家指炼丹、修心炼身,修行(成仙)。3、乌金:黑色的黄金合金,与K白金类似。此处喻指乌黑的煤炭。4、地动:也就是地震。指地球局部的震动或颤动,伴有造山运动或其他地壳运动。5、养身:也称养生,保养身体,生发活力。自古以来人们都会注重养生。6、应:此处读fèn,为答应、响应、照应之意。非读yīng而作应当、应该之解。7、饱暖:此处指世人将煤炭用作燃料,提高在寒冬的温度,加工饮食。如:做饭、烧水等。8、呼啸:一般指风或物体由于迅速运动使风产生高而长的声音。如∶风从草堆旁呼啸而过,发出尖利而漫长的声音。此处指煤炭在锅炉等设备中借助鼓风机的风力与供氧,使燃烧加速,火苗呼啸而上冲。9、化:指变化,改变。表示某种物质转变为另一性质或状态。如:电影《英雄儿女》主题歌歌词“敌人腐烂变泥土,勇士辉煌化金星”。10、烟尘:指由于氧化、升华、蒸发的冷凝的热过程中形成的悬浮于气体中的固体微粒称为烟尘。如:煤炭通过燃烧散发热量后化作了烟尘。作品导读这首诗以“咏煤”为题,将煤炭这种为人类服务的宝贵燃料,进行人格化,思想化,行为化。一方面托物言志,形象地表达了“煤”拟人的思想抱负、献身的精神、无私的品格及爱民的崇高精神境界;另一方面深化主题意象,倡导了人生的价值观与行为取向。短短的28字,意境高远,成为了一首语言朴素无华,字句精短意深,不事雕琢地颂扬为民不惜身的感人诗篇。第一句:“亿年修炼变乌金”。从科学上介绍了煤炭(乌金)由古生代、新生代的植物经过一系列漫长而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后所形成,而且这个修炼的艰难,时间之长久,成果之珍贵。从文学的角度叙述了作品所描写的拟人对象的历史与由来,同时表明煤炭“金身之贵”,修炼过程的艰难困苦,很不容易地脱胎换骨、修炼成功的亿万年历史过程,为全诗的展开进行了艺术的铺垫,起到了“启”的良好艺术效果。特别是将煤炭比作“乌金”,真是独具匠心,为后面的这一“金身”的“惜身”与“献身(化烟尘)”的强烈对比,提高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基础。第二句:“地动天惊静养身”。表面上是写“乌金”在地下刚修成,在发生山摇地动,惊天地、吓鬼神的地震情况下,也不耽误静下来继续养身。诗人实际是借此寓意,以拟人的手法表明乌金般的煤炭变身而来之后,未达完善需要继续修行保养。同时,其修身养身的意志十分坚定,不易改变,纵然山摇地动惊天地,也独自岿然不动。这可谓是一种理想目标与信念的坚持,一种职业岗位与职责的坚守;或者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自我的需要,
左河水诗《咏煤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