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探析.doc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探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陕西西安710061)【摘要】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本组86例患者行规范术前、术中和术后合程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本组86例子患者中2例发生穿刺血肿外,其余全部安全立痊愈出院。结论规范化的全程护理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同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关键词】冠状动脉;个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32-03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人数增多,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infarction)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持久胸骨后疼痛、同时伴有血清心肌酶地、心电图异常等。此类患者发病急,而且进展快,如不在效时间内抢救,死亡率很高[1]。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因此,在治疗急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规范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全程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规范的全种护理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其中男55例,女31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岁。2术前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常为突然发病,且伴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患者入院后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慌、急躁,这些负性情绪对疾病极为不利。负性情绪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冠状动脉供氧、供血进一步减少,心肌坏死范扩大。同时,还可引起脂肪、糖原分解,增加血液中脂肪含量,加重动脉硬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疾病痊愈。多接触患者,向他们讲解疾病的知识,说明不良情绪和心理对疾病的不利,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其次,要同患者多交谈,详细了解每个患者的个性、习惯,针对不同性格的人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3术中护理心肌梗死病人术中,要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加强观察,密切监护,及早发现早预防。4术后护理间断或持续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措施,氧浓度24L/min,氧疗可以提髙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要求,控制心梗范围,因此,及时通畅有效吸氧是至关重要的。卧床休息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损害。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无并发症的AMI患者一般卧床1〜3d,对病情不稳定及高危心者卧床时间适当延长。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谢绝探访人员,床上活动减少到最低程度。病员的沈脸、喂饭、翻身、大小便等由医护人员协助进行。护理操作和治疗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避免影响病员休息。心肌梗死患者常有剧烈的胸痛,疼痛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导致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因此,需要迅速的给予有效的止痈剂。遵医嘱给予吗啡、硝酸甘油等药物镇痛时,应注意随时观察病人疼痛的变化情况,专人守护。5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及家属应注意病性变化,突然发病时应采取的简易措施。同时出院后要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定期到门诊复查。6讨论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死亡率高,不仅取决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