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谯”字“酷烈”义————————————————————————————————作者:————————————————————————————————日期: 浅析“谯”字“酷烈”义-汉语言文学浅析“谯”字“酷烈”义 摘要:由“谯”字“酷烈”义为缘起,笔者通过分析《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语文辞书中“谯”字的释义处理,结合大型语文辞书义项的设立原则,探讨“酷烈”的义项设立问题。关键词 :谯酷烈释义义项一、引言扬雄《法言·问神卷》:“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下周者,其书谯乎!”对于“谯”字,李轨注:“下周者秦,言酷烈也。”汪荣宝义疏:“《音义》印《诗传》云:‘谯,杀也。杀,所戒切。故注云酷烈。’所引《诗传》《鸱鸮》《毛传》文。《说文》:‘谯,娆譊也。’娆譊叠韵连语,烦苛之意,与酷烈义近。秦书酷烈,谓若始皇、二世昭令及诸刻石之辞,陗厉峻急,无复三代遗意。”扬雄所言之意为:虞夏《书》质朴,《商书》远大,《周书》严肃,《秦书》酷烈!根据李轨注和汪荣宝义疏,“谯”“酷烈”“陗厉”“峻急”同义。“陗”是“峭”的异体字。《韩非子·五蠹》:“故明主峭其法而严其刑也。”柳宗元《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其或切于事,则苛峭刻覈。”其中“峭”义为“严峻,严厉”。“峻”,《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论衡·非韩》:“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其中“峻”义为“严厉,苛刻”。“峭峻”,《后汉书·冯衍传》:“澄德化之凌迟兮,烈刑法之峭峻。”其中“峭峻”义为“严厉,苛刻”。“酷烈”,《荀子·议兵》:“秦人,其生民也狭,其使民也酷烈。”其中“酷烈”义为“(刑法)严峻”。以上书证进一步证实,“陗厉”“峻急”“酷烈”意思相同,都可释为“严峻,严厉,苛刻”。“谯”被释为“酷烈”,所以,“谯”在句中也可作“严峻,严厉,苛刻”解。二、几部大型语文辞书中的“谯”字释义《辞源》:谯qiáo①憔悴,通“憔”,见“谯谯”;②瞭望,通“瞧”,见“谯门”;③地名:;;④姓。【谯谯】羽毛凋敝貌。《诗·豳风·鸱鸮》:“予羽谯谯,予尾翛翛。”“谯谯,杀也。翛翛,敝也。”《辞海》:谯(qiáo)①望楼,高楼。见“谯楼”“丽谯”(1358页)。②见“谯谯”。③姓。【谯谯】羽毛残敝的样子。《诗·豳风·鸱鸮》:“予羽谯谯。”《汉语大字典》:谯qiáo①城门上的瞭望楼。②凋敝;衰杀。《诗·豳风·鸱鸮》:“予羽谯谯,予尾翛翛。”毛传:“谯谯,杀也。翛翛,敝也。”③古县名。④姓。这三部辞书中,“谯”字的义项设置基本相同。《辞源》中的义项“①憔悴,通‘憔’,见‘谯谯’”和《辞海》中的义项“②见‘谯谯’”所举例证皆为《诗经·豳风·鸱鸮》:“予羽谯谯,予尾翛翛。”“谯谯”和“翛翛”对言,共同表示“羽毛凋敝貌”。《汉语大字典》中的义项“②凋敝;衰杀”,书证同上,除“凋敝”外,另有一义“衰杀”。三部辞书都没有收“酷烈”义。《汉语大词典》:谯qiáo①城门上的瞭望楼。②通“燋1”,枯焦,引申为酷烈。③通“燋2”,憔悴,参见“谯谯”。④姓。⑤古地名。《汉语大词典》5个义项中的①③④⑤,与《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中的义项是一致的,义项②所举书证正是扬雄《法言·问神卷》中的句子。《汉语大词典》把《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中
浅析“谯”字“酷烈”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