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辽代鸡冠壶.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辽代鸡冠壶————————————————————————————————作者:————————————————————————————————日期: 浅析辽代鸡冠壶-美术论文浅析辽代鸡冠壶 田小虎契丹族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契丹族的游牧民族生活。《辽史·营卫志》载:“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渔以畋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使其有了一个更为贴切的称谓——“马背上的民族”。为了更好地适应游牧生活,契丹人制作了很多适合游牧生活的工具,其中就有配备在马鞍上的鸡冠壶。唐朝末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并于公元916年建国,国号契丹。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契丹在建国前,由于过着原始不定居的游牧生活,导致契丹族没有制瓷业,直到辽国建立后,契丹人在汉人的影响下,开始从单纯的游牧生活向农耕的定居生活转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了生活日用器皿的变更,所以迫切需要设置窑厂烧瓷以供人民使用。然而长期的游牧生活却使契丹族没有完善的制瓷技术,所以辽国的制瓷工匠多是从战争中俘虏的汉人,这也导致了辽瓷不仅具有浓厚的契丹民族文化风格,也反映出契丹与汉人杂居的生活面貌。鸡冠壶之名,有文献记载最早是由李文信先生命名的。1958年,李文信先生在《文物参考资料》中发表过名为《辽瓷简述》的文章,明确提出“鸡冠壶是近年对这种陶瓷容器新加的名称,因为它有的像鸡形,有的孔鼻像鸡冠形。”冯先铭的《中国陶瓷》书中也曾提到:“鸡冠壶:来源于皮囊,皮囊壶唐代河北邢窑即有制作,辽的鸡冠壶,有单孔、双孔、环梁、横梁诸式,因单孔式鸡冠壶的单孔在鸡冠状内,故名鸡冠壶。”然而,鸡冠壶之名既然是在1958年才被确定,那么在此之前这类壶又称之为什么?《辽史·兵卫志》载:“辽国兵制,凡民间十五以上,隶兵籍。……斧钺、小旗、锤锥、火刀石、马盂、炒一斗、炒袋、搭挷伞各一、麾马绳二百尺,皆自备。”“马盂”就是一种置于马上的装酒水的容器,其功能与鸡冠壶相同,玛稀、张松柏两位先生也曾根据文献提出辽代的鸡冠壶就是马盂的说法。另外鸡冠壶亦有其他称谓:其一,此类壶源是仿制契丹族的皮囊容器,所以也有人称之为“皮囊壶”;其二,是因为矮身横梁式壶其造型酷似马镫,故又称之为“马镫壶”。关于鸡冠壶的分类很早就开始了,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论述,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即两种类型、五种类型和七种类型。李宇峰先生曾明确提出关于鸡冠壶的类型可以分为穿孔和提梁两个序列,路菁也在其专著《辽代陶瓷》有此观点。而早在50年代,李文信先生便将鸡冠壶划分为五种类型: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横梁式。然而在李文信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李红军先生又对鸡冠壶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矮身横梁式、扁身单孔式、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扁身折梁式、扁身绳梁式、圆身捏梁式。笔者认为:由于鸡冠壶的型制演变与契丹社会发展的过程密切相关,两种类型的分类过于笼统,不能很好地进行说明,而七种类型又只是在五种类型基础上略加细化,五种类型的划分不仅能够将鸡冠壶的造型特点加以说明,同时也可以从它的造型变化窥见契丹社会发展过程的变化,所以本文主要以鸡冠壶的五种类型作简要说明。扁身单孔式鸡冠壶“一般形状是下圆上扁,肥身平底,上有鸡冠状单孔鼻,身有凸起缝合线。即仿照左右两大皮页,下加圆底,

浅析辽代鸡冠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aotao0a
  • 文件大小241 KB
  • 时间2019-12-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