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问题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问题探讨摘要小企业贷款业务逐渐成为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开拓的新市场能否有效拓展小企业贷款市场已成为银行在未来的信贷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本文从商业银行贷款流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小企业贷款业务现状找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制度的思路关键词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小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小企业贷款业务逐渐成为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开拓的新市场特别是随着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资产负债比例结构的限制以及大型企业融资渠道的增多能否有效拓展小企业贷款市场已成为银行在未来的信贷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但是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的小企业贷款业务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发展和完善小企业贷款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现状%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9%%%为鼓励商业银行做好小企业贷款2007年银监会在市场准入和结构布局上对表现出色的单位实行鼓励和优惠政策优惠政策包括对小企业贷款业务上表现出色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准予其增设机构和网点扩大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成果;对在小企业贷款业务上表现出色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准予其跨区域增设机构和网点以改进和提高对落后地区的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二、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若干问题、房产之外的其他抵押物同时还要求小企业有健全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小企业并未拥有对土地的经营权、对厂房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因此不能把土地或厂房作为合格的抵押物同时由于小企业经营管理的不确定性导致社会对其信用普遍审慎加之担保基金规模小担保机构手续繁琐、收费偏高、过分审慎等因素企业获得外部担保极为不易此外由于小企业的财务信息和信用记录都不完整所以其贷款也不能是财务报表型和信用评分型因此在抵押、担保型贷款的发展趋势下小企业既不能依靠自身资产寻求抵押贷款又不能凭借本身的优质财务信息和信用记录直接获取贷款、信用立法滞后以及执法不严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存在信用缺失的现象小企业信用缺失的问题更为严重在信贷调查阶段部分企业由于处于创业阶段规模较小资本实力相对较弱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财务管理不健全只设流水账缺乏足够的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连续经营记录等原因给商业银行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真正的财务数据、经营状况带来了难度使商业银行难以按照合理的程序和手续帮助它们获得贷款信息的不对称加大了商业银行贷款审查工作的难度造成了风险(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反过来制约了商业银行对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积极性小企业贷款信息的分散与小企业融资的社会环境有关我国征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公民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意识还是整个社会的征信制度建设、基础数据库的信息量和网络覆盖面、征信服务业的发展、征信增值服务等都要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形成缺乏完善的担保体系虽然有为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专门机构但在实际操作时很难故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统一的信用评估机制及监督机制没有建立起以企业资信档案为基础的信用制度对小企业信用状况调查困难、运作模式、经营行为都决定了其高风险性当商业银行在向一般的小企业发放贷款时面临着许多企业信用级别较低、担保难、风险大、综合收益较差而银企之间信息又严重不对称的问题这必然会导致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定价难度相对较大贷款定价的核心是正确评估信贷风险合理确定风险补偿水平目前国内小企业信贷定价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方式为法定利率上浮法确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平均利率水平;第二种方式为成本加成法就是按成本核算综合考虑预期利润、竞争、客户等因素以此生成利率;第三种方式则是市值定价即根据企业预期收益现金流贴现第一种定价方式略显僵硬未能体现差别化由于各家企业信贷风险不同对银行的贡献度不同理应得到不同的贷款利率由于其定价因素较为单一银行正向第二种方式逐渐过渡即成本加成法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为其经营原则由于小企业社会认知度低经营管理尚未规范以及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银行对其发放贷款后特别需要加强贷后管理从而使贷后管理的成本上升因此银行在贷款定价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贷款管理成本否则难以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而贷款管理成本包括可见成本和隐性成本前者主要包括资金成本、营运成本、赋税成本三种;后者主要包括风险成本而且要确定所有反映成本的指标及其具体数值但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贷款违约率数值的确立要建立在5年历史数据的基础上违约损失率数值的确定更是需要7年历史数据这些数据必须是分地区分行业的、具体的
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问题探讨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