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林丰芬(心理健康)减压活动课林丰芬课堂实录教学反思活动程序1:组织队伍,预备活动组织队伍: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和你们零距离接触,希望我们能一起度过开心快乐的45分钟。按照班级的座位顺序排成8列,四组小组长负责控制队伍的秩序。演练口号:口号一:我们最棒、我们最棒、我们最棒、鼓掌三下口号二:当老师喊最高品质,你们喊静悄悄;并摆出手势,停止说话高三下学期初月到4月期间是学生心理最容易出现事故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已经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高考上,六年的辛苦努力,就为了最后这一搏!对高考的恐惧,家长殷切期望带来的无形压力,加上学生自身学习成绩的些许变化都会造成学生焦躁不安。越到最后阶段,学生的紧张心理越严重。这时期学生的心理承受已达到极限,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以轻松的心情迎接高考,是这个阶段的核心任务。活动程序2:认识压力,热身活动师:走进高三,有些同学觉得很放松,感觉自己还没进入状态;有些同学觉得压力巨大,喘不过气来;可能还有些同学本身没什么压力,受到来至周围同学、家长的外在压力,现在我们就将无形压力有形化,让气球感受你的压力。活动规则:将你的压力吹到气球中吹起气球。吹完后同桌相互帮忙绑起气球,并在在气球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师:互相看看周围同学吹起的汽球师总结:吹很小的在刚才的吹气球环节当中有些同学将气球吹爆了,也有的同学吹出来的气球很小。气球就好比我们人体,它是可以承受一定压力的,将气球吹很小的同学,可能你不够自信,你生怕自己的压力气球爆炸,自己被压力击跨,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抗击压力的能力,因此,请相信自己。而另一种情况,有些同学将气球吹爆炸了,这表明了如果压力太大,超过人体可以承受的范围,将可能出现危险。因此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就要选择释放,如何释放在我们接下来的活动中将给大家一一介绍。利用吹气球环节,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压力,并通过气球与人体的类比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由吹小气球引发学生对自信心的思考由气球爆破引发学生对压力的思考,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接下来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活动程序3:竞争合作中体验压力组织队伍队伍按照四个小组排成四列,小组长负责秩序。二、规则宣布师:班级是一个集体,我们有缘走到一起,一同挑战高考,我们中必然存在着竞争与合作。我们有四个小组,接下来将进行一个小组间的比赛,也就是今天的第二个环节,默契大比拼。现在我宣布规则:1、在我说开始之后才开始比赛,否则违规2、组内成员按照生日从小到大排列,比如1月1号生日的同学排在最前,12月31号生日的同学排在最后面3、在排队的过程中不能说话也不能用笔,完成后由组长过来报告已完成。4、最先完成的组为胜利组,现在开始生(利用比划利用手心写字迅速排列队伍)宣布胜利组,发给奖品组织全组同学喊口号一创设竞争与合作的活动情境,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活动中体验紧张感;另一方面,游戏的形式展开放松学生紧张的气氛,同时小组合作增强凝聚力。教学程序4:教师引导,应对压力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压力1、压力与效率的关系在第二轮的默契比拼中,大家在紧迫的时间内完成队伍的排列,由于有时间的压力下,大家排列的效率变高了,也想出各种各样的点子。其实压力并不是都是不好的,心理学上有一项很著名的研究成果叫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定律告诉我们在一定量范围内,随着压力的增大,效率也随之增高,所以适当的压力可以提高读书的
团体辅导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