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基本内涵?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基本内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所强调的。这是根据世情的新变化、国情的新特征、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作出的战略部署,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创新还是守旧,从某种意义上说事关国运兴衰。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在近代之所以落后、挨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守旧而不创新。?马克思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选择了由投资带动的要素驱动发展模式。这是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现实选择,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使我国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衰减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强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不可能继续支撑我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为了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切换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摆脱对物质生产要素的过度依赖,转入创新驱动的轨道。其中尤其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世界新科技革命正孕育突破,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建立在互联网和新材料、新能源等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叩响人类的大门。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重塑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刷新世界经济版图,调整全球利益分配格局,为后发国家实现赶超打开“机会窗口”。?当今时代,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更加重视国家创新战略,希望通过创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进而化危为机,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面对发达国家蓄势占优和新兴经济体追赶比拼的双重挑战,我国应在继续发挥好后发优势的同时,努力在一些领域形成先发优势,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抢占新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形成发展新优势,从而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1、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2、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3、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1、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并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理论上讲,是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离不开工业和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同样,工业和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支撑和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2、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史反复证明,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只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才能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进步。3、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前提和基础在于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统筹城乡要素的体制机制?城乡统筹并不是消除城乡差别,而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建立符合城乡协调互助原则的发展机制。?建立健全统筹城乡要素的体制机制,主要应实现四个要素统筹:一是主体统筹,即城市和农村居民在身份及其相应权利上的统筹;二是以经济活动为主导的发展统筹,即确立城乡协调一致的现代经济形态;三是以空间形态为载体的区域统筹,即统筹以城市文明为主导的城乡空间特征;四是管理方面的要素统筹,即针对各地的不同情况设置相应的职能权限和协调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