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华南地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优化研究.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华南地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优化研究.doc华南地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优化研究摘要: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华南地区应用最普遍的路面结构类型。文章通过分析华南地区高温多雨的环境条件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病害成因及预防措施,提出了相应的沥青路面结构优化方案,以提高路ifii整体的抗车辙性能和水稳定性。关键词:华南地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优化引言我国华南地区在公路自然区划中包括•东南湿热区中的IV6武夷南岭山地过湿区、IV7华南沿海台风区、IV7b海南岛西部润干副区等,是我均气温22°C左右,年降水量达1400~2000mmo由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对高温和水分较为敏感,易产生车辙等高温病害和下陷、坑洞等水损害,因而在高温多雨的华南地区,通过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优化提高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和水稳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1华南地区常见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半刚性基层具有承载能力高、抗变形能力强等优点,工程材料易得,在我国的道路建设中运用范围较广。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作为我国目前道路常见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强基薄面”,强度高,经济性好,在华南地区的城市道路中应用广泛。在对华南地区城市道路中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形式进行调查后,总结为下表。,高温时其强度和刚度均会降低,当沥青路面内部由荷载产生的剪切应力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时,路面会产生材料失稳的流动变形,变形的累积导致失稳型车辙的产生。在高温的华南地区,沥青路面车辙类损坏是影响行车舒适性及行车安全的突出问题。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的预防措施有:优化沥青性能众多相关因素中,无疑沥青的性能是影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能力最显著的因素Z—。添加SBS、SBR、EVA、PE等各类改性剂以改进沥青性能从而提高道路的抗车辙能力是目前常见的措施[1]。肇庆市鼎湖区民乐大道采用SBS改性沥青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有效减少了车辙等病害。优化沥青混合料华南地区的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常用的材料有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C)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O其他如开级配抗滑磨耗层(0GFC)及大粒径沥青混合料(LSAM)也开始广泛地应用。广州市珠江新城华夏路、金穗路等道路在广州亚运前的大修时采用了4cmSMA-13+5cmAC-20C的面层结构,路面经过五年的大交通量运行,基本上没有出现车辙等病害。优化基层形式经调查,我国有部分道路采用了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半刚性基层组成的混合式基层,同时增加沥青面层厚度后,明显降低了半刚性基层的疲劳应力水平和层间的剪切应力,从而提高了沥青路面整体的抗车辙能力。2高温条件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优化方案一:优化沥青性能及沥青混合料本方案的特点是沥青面层使用改性材料,面层厚度和基层材料保持不变。对于城市主干路和次干路,沥青面层总厚度为14〜18cm,对于城市支路,沥青面层总厚度为7〜10cm,面层均可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以此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方案二:优化基层形式本方案的特点是面层与基层之间增加沥青碎石过渡层,面层材料和厚度保持不变。对于城市主干路和次干路,沥青面层总厚度为14〜18cm,在面层和基层间增加15〜20cm的沥青碎石过渡层,对于城市支路,沥青面层总厚度为7~10c

华南地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优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67 KB
  • 时间201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