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①淋巴组织可通过再循环系统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的淋巴细胞②带有特异性抗原受体的T、B细胞通过再循环,增加了与抗原和APC接触的机会③将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为有机的整体T细胞表位与B细胞表位TD-Ag TI-Ag组成 B和T细胞表位 重复B细胞表位T细胞辅助 必需 无需免疫应答 体液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抗体类型 多种 IgM免疫记忆 有 无TD-Ag和TI-Ag的特性比较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及其功能VL,VH与抗原特异性结合部位CL,CH1同种异型的遗传标记IgG CH2, IgMCH3补体C1q结合点,激活补体IgG CH2通过胎盘IgG CH3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B细胞表面的Fc?R结合补体系统的激活—三条途径1. 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激活2. MBL途径(MBL pathway)由MBL结合细菌启动激活3. 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从C3开始激活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激活物IC细菌脂多糖、凝集IgG4,. 淋巴细胞归巢8HLA-I和HLA-II类分子的结构、分布、功能HLA分子类别HLA-IHLA-II分子结构?链、?2m?链、?链肽结合结构域?1 + ?2?1 + ?1组织分布所有有核细胞表面APC、活化的T细胞功能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限制作用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CD4结合,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T细胞表面标志及其功能()TCR 特异识别由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CD3转导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CD4、CD8: 加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的相互作用CD2与LFA-3结合可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之间的粘附,促进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CD28 与B7结合传递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CD40L与CD40结合传递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CTLA-4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可传递抑制活化信号?BCR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决定簇的结构。?CD19/CD21/CD81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增强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CD40 与T细胞表面的CD40L结合,为B细胞活化提供协同刺激信号?B7-1/B7-2与CD28结合为T细胞的活化提供重要的协同刺激信号Fc受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IgG的Fc段结合,有利于B细胞对抗原的捕获和识别。MHC分子MHC-Ⅰ和MHC-Ⅱ分子B细胞膜表面分子
生物遗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