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张謇:实业救国第一人.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张謇:实业救国第一人如果说有一个人,最集中、最全面地体现了本世纪中国资本家阶级的精神性格和行为特征——保守折中而不忘进取,软弱摇摆而不失坚韧,忧国忧民而不尚空谈,谨慎求稳而不惧风险,崇洋开放而不丢传统,工于心计而不乏同情……则非张謇莫属。毕竟,“在一个思想界需要摸索前进、个人人格的影响被用以弥补纲领模糊的时代里,资产阶级表现得优柔寡断是不足为奇的”。立宪基础,首在地方自治。——张謇(《预计地方经费厘定地方税界限应请开国会文》,1908)……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在实业。——张謇(《对于救国储金会之感言》,1910)张謇农家而寒士也,自少不喜见富贵人……然兴实业则必与富人为缘,而适违素守,又反复推究,乃决定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认定吾为中国大计而贬,不为个人私利而贬,庶愿可达而守不丧。自计既决,遂无反顾。——张謇(《大生纱厂股东会宣言书》,1925)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至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胡适(《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序》,1929)百年百人排行榜第十四位张謇:实业救国第一人(.~.)【清咸丰三年(癸丑)五月廿五日生,终年73岁】清宣统三年辛亥,西历1911年10月10日晚8时,年届花甲的张謇,在汉口登上日轮“襄阳丸”返江宁(南京)。隔江远眺,他看到了火光,却不知那就是武昌起义的信号。他此次莅汉,是为出席“大维纱厂”开工庆典,并借机跟当地军政要员、巨商富贾搞公关,为自己的“大生资本集团”趟路子。但张謇不光是生意人,也是江苏省咨议局议长和有全国声望的立宪派首领。3个月前他去河南,密访下野后蛰居的袁世凯;接着进京,受到清廷最高执政者醇亲王款待。其间所谈,多半不是生意。辛亥年末,他在京、宁、汉之间斡旋,继而被孙中山、袁世凯先后聘为内阁部长。不过,即使在担任高官期间,他的主要精力仍在大生集团上。跟胡适说他是“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有所不同,在费正清看来,在民国诞生这一“中国政治复兴”时期的“统治阶级的新人”中,张謇乃是第一位代表人物;他一生演出的,则是一个“颇为成功的故事”〔注1〕。张謇,字季直,号啬庵。生于江苏南通一普通农户。幼习八股,15岁中秀才,后因家境窘迫,外出谋生。23岁做了清军统领吴长庆的幕僚,随赴朝鲜平乱。其间,他数次提携袁世凯,被袁视为恩师;又因幕主受到李鸿章猜忌,渐知仕途险恶。据说,他曾先后婉拒两广总督张树声、直隶总督李鸿章礼聘入幕,有“南不拜张,北不拜李”的清誉〔注2〕;其原因,是他“鄙视”洋务派首领之“无能和误国”〔注3〕。32岁时,他考取顺天乡试第二名举人,引起帝师翁同龢注意,但其后连续4次会试均落榜。40岁前,他共参加各级考试20余次,“仅直接消磨在考场中的时间累计即达120天,折合2880小时”。待他完全厌倦科举、只因老父恳求才勉强答应最后一次去应试〔注2〕,却高中状元。有传闻说,他的夺魁跟翁同龢做手脚有关,证据之一,是南通地方上专为此命名的“果然亭”,后来被张謇改作“适然亭”〔注4〕。高龄举人张謇时值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救亡与维新思潮涌动。张謇以新科状元加盟“帝党”主战派,单独上书弹劾李鸿章。奏章刚递

张謇:实业救国第一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