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美国人的家庭和家庭婚姻观一、美国家庭的历史演变二、现代美国家庭婚姻及家庭婚姻观三、现代美国家庭结构和婚姻模式的变化四、当代美国人家庭与婚姻模式演变原因及其影响一、美国家庭的历史演变?1、工业化前的美国家庭?农业社会里,农场家庭既是生产单位、生育单位(繁衍后代)、生活单位,又是教育单位、分配单位。?家庭结构:扩大家庭(extended family):几代同堂、家庭人口众多、生育率高。?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父权为中心。?婚姻基础:主要是物质上的依赖、父母的意志、双方经济条件和宗教信仰。(男女之间感情较少)工业化前美国家庭模式特色:?第一,婚姻包办性质不像欧洲那样顽固和持久。美国独立后的半个世纪里,许多青年享有较大程度的恋爱自由。?第二,核心家庭出现较早。?第三,个人主义价值观对美国家庭制度的影响较大。?第四,20世纪20年代前,美国还普遍存在一种“寄居”家庭(“代理”家庭)。2、现代美国家庭?城市家庭成为现代美国家庭的典型形式。?家庭不再是生产和分配中心,而是生活中心。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功能也由学校取代。?核心家庭为主,出现了丁克家庭(Dink Family)。二、现代美国家庭婚姻及家庭婚姻观?(一)大变动中的美国家庭 1、家庭类型多样化?传统的核心家庭一去不复返了。?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单身家庭、丁克家庭、混合家庭、同性家庭、少年家庭。 2、家庭规模小型化?工业化前一般都是大家庭;工业化后家庭规模由扩大型向核心家庭转变;60-70年代美国家庭规模进一步逐渐缩小。 3、家庭功能简单化?大部分家庭成员跳出家庭圈子,走向社会,家庭成员淡化了彼此感情依恋,孤独感和疏远感增加。 4、家庭概念复杂化 5、择偶标准和方式的改变现代家庭(与传统家庭相比)的特点:?第一,从结构上看:是典型的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夫妇式家庭):一个家中只有夫妻加上未成年的孩子组成。?第二,从生存手段看,主要靠各人薪资,再也不是靠男耕女织生活了。?第三,从婚姻基础看,结婚前提再也不是物质上的依赖、父母之命。双方的经济条件和宗教信仰。?第四,从家庭与社会关系看,封闭家庭已成为开放家庭。(二)美国妇女在美国家庭中地位的变化?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女权运动的起伏有密切关系:?第一阶段(1890-1920年):女权运动高涨年代,很多传统的对妇女的歧视不再存在,大量女权主义组织和妇女改革团体涌现出来。?女权运动取得成就的三个标志:一战期间大量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作;1920年美国宪法第19条修正案给予妇女选举权;许多歧视妇女的法律得到修改。?第二阶段(1930-1960年):女权运动低潮时期。第三阶段(1960-1970年代末)?女权运动重新高涨年代:各种新的妇女组织重新建立起来。?1968年:“妇女平等权利运动联盟”(旨在争取终止就业、教育和税收方面的性别歧视)。?1971年:“妇女政党政治预备会议”(旨在促进各政党考虑妇女利益)。?1977年:在休斯顿召开全等权利修正案、争取就业平等和扩大社会对家庭妇女的保险要求。?1973年:最高法院批准妇女有堕胎的自由。?女权运动的书籍大量出现。(最著名的是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1963年))
美国人的家庭和家庭婚姻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