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及其监督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与监督侯跃英2010年03月27日建设部广州招标与监督培训目录——规范招投标管理活动的几个问题一、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解读(一)编制背景(二)编制特点(三)不足之处(四)条例解读二、《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的基本关系三、招标采购与其他采购方式的区别四、招标(评标)过程中各种角色的定位五、基层单位采购招标监督六、企业对外经营交往活动十要素一、背景(一)当前招标投标(采购)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1、法规约束力的有限性。2、实践利益化的矛盾性。3、法规与实践的差异性。(二)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与挑战1、国际规则与国内市场交易关系文化的差异。2、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成本人力劳务制造业的冲击。二、新时期政府采购招标的发展新趋势、新要求(一)采购招标体制与机制建设的新走向1、体制上与国际化接轨。2、机制上与不良的负面文化影响剥离。(二)国家采购招标法规完善的新途径法规体系化——体制规范化——机制科学化。管理的有效性——监督的独立性。(三)基层企事业单位自行采购招标面临的新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三、国家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的新要求(1)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是关键。(2)规范政府投资工程招标投标是当前的重要任务。(3)主要任务:第一,坚持规则统一,提供制度保障。第二,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投资安全。第三,推进信息公开,增强操作透明。(4)工作要求:第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贯彻落实。第二,完善协调机制,增进工作合力。第三,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四、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编制特点(一)编制特点1、《招标投标法》辅助说明书更详细、具体化,简洁,可参照。——没有涉及与其他相关采购法规之间的衔接问题。2、依据招投标的一般流程编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3、进一步维护了《招标投标法》的严肃性——增强了可操作性。(三)不足之处依据欠充分。与招标投标法之间相互说明、相互参照适用。与违法行为记录公告机制衔接欠紧密。与招标师机制的衔接欠紧密。没有解决与政府采购法之间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招投标法面临的“时限、评标、保密、围标、串标”以及开标前、中标后的一些棘手问题。没有与违规招标行为记录公告的要求相衔接。(四)条例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共计七章、88条。第一章总则(五条)第二章招标(二十三条)第三章投标(十二条)第四章开标、评标和定标(十六条)第五章监督管理(九条)第六章法律责任(二十条)第七章附则(三条)五、采购与招投标的纪检监察监督(一)目前我国采购、招投标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成绩显著,问题突出,是几年来采购招标工作的一大特色,但这并不矛盾。1、采购招标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2、采购招标工作的主要问题。3、投标商的主要问题。4、评标工作的主要问题。5、采购招标合同的管理与实施问题。6、采购招标的过程管理与监督、审计问题。(二)采购招标中的新动向值得注意体制:政企不分,主体不明市场:竞相压价,无序竞争管理:巧立名目,滥收费用组织:违规操作,名目繁多表面公开,暗渡陈仓化整为零,分段分拆流程古板,效率低下管理监督,流于形式业主:标准产品,没有标准需求指标,扑朔迷离地方保护,恶意排斥投标:弄虚作假,谎报业绩资格资质,真假难辨四处撒网,坐收渔利行贿受贿,花样百出(三)原因分析1、采购招标组织体系不完善、不健全2、采购招标组织工作不规范、不严密一是程序规则不严密:较多的顾及本部门自身利益有意无意的留下了容易导致暗箱操作的空隙为谋取部门和个人私利开了口子二是程序实施不规范:不认真执行,甚至随心所欲,任意所为应付事后检查,平时不按程序办,事后弄虚作假3、采购招标专业知识相对薄弱,普及率低特别是领导、决策者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知识(四)主要对策一要坚持长期持久的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训二要坚持公开信息、公开流程、公开结果三要增加每一次投标商的邀请数量四要坚持有程序规定,有法可依五要坚持按程序办事,有法必依,维护程序正义六要坚持内部制衡计划、财务、管理、采购、监督(审计)相互约束七要规范评标规则、程序、责任八要明确采购招标投标评标工作风险机制九要争取领导和上级的全力支持十要强化监督,实行招标、投标、评标联审否决制(五)采购、招标的几个重要逻辑关系1、《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的基本关系采购与招标的基本关系。2、招标采购与其他采购方式的区别招标与谈判的基本区别。——相同点。——不同点。3、政府、企业、科研事业单位采购招标的不同。(1)主体的属性不同政府:国有。企业:国有、集体、私有、合营。科研事业单位:国有、集体、私有、合营。(2)组织管理机构的属性不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及其监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