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编辑尼安德特人(Homoneanderthalensis),简称尼人,也被译为尼安德塔人,常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称。因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河谷的人类化石而得名。尼安德特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20万年前开始,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和亚洲西部,,这些古人类却消失了。2009年,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图发布。2014年2月,根据考古学家们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尼安德特人的DNA序列和现[1]代人类的DNA序列非常相似。中文名尼安德特人外文名Homoneanderthalensis别名尼安德塔人代表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名字起源德国尼安德特河谷的人类化石实质一个已经灭绝的物种1简介2基本介绍3发现4起源5有关研究6全基因组?基因组草图?完整基因组7解剖特征8生活方式9分类10命运11历史简介编辑尼安德特人头骨,法国圣沙拜尔。尼安德特人(学名:Homoneanderthalensis)是一个已经灭绝的物种,发掘于欧洲及西、中亚部分地区的更新世化石标本。按照国际科学分类二名法归类为人属,与智人(Homosapiens)并列在人科人属之下。在之前,它曾经被归类于人属智人下的一个亚种。这是现存最完整的一具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属于6万年前的一位成年男性,这具骨骼是在以色列的基巴拉发现,它说明当时的尼安德特人已经有了语言能力,这是尼安德特人存在的有力证据。——文献:《洪荒生灵世界》(英)道格拉斯?帕默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相关考古发现包括HyaenaDen(英国),其存在年代被认定已超过3万年。另外,Vindija(克罗地亚)。考古界至今没有挖掘到距今3万年以内的标本;然而,直布罗陀发现的尼安德特人用火遗迹,显示他们可能在当地生活到距今2万4000年之时。保有“尼安德特人性状”的克罗马侬人或原始现代人骸骨则出土于LagarVelho(葡萄牙),经鉴定年代为距今2万4500年前,这意味着广泛的基因渗入迹象,而几乎已经确定非洲以外的现代人都是尼安德特人与非洲智人的混血后裔。尼安德特人的骨骼,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骸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尼安德特人的石器便成为他们存在、活动的明确证据。莫斯特文化的考古成果发现了一种与尼安德特人有关的石器,地点在直布罗陀面南海岸边的Gorham洞穴。与尼安德特人相关的石器文化另有Chatelperronian文化、奥瑞纳文化与格拉维特文化,、最后存在的遗迹。学者推测尼安德特人的脑容量应与智人(Homosapiens)相同,甚至更大,因此推断他们的脑部大小也与此相衬。2008年,一群科学家将发现于俄罗斯与叙利亚的尼安德特人幼儿化石,以电脑的三维重建技术重现原貌,显示尼安德特人的脑部出生时与现代人大小相同,成人时则稍大于我们。平均而言,尼安德特人的身高与同年代的智人相去不远。尼安德塔男人约为165至168厘米(65,66英吋),以强健的骨骼结构支撑。他们比智人更为强壮,尤其是手臂与手掌的部分。女性高约152,156厘米(60,61英吋)。尼安德特人几乎是全然的肉食性,为最高级掠食者。基本介绍编辑尼安德特人(拉丁文学名homoneanderthalensis,又译尼安德塔人)是一种在大约12万到3万年前冰河时期本来居住在欧洲及西亚的人种,性格温驯。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现代人并不是尼安德塔人的一种,就是说,尼安德塔人和现代人不同种。现代人从15万年前在非洲出现,3万5千年前才到达欧洲,大概在5万年前离开非洲,尼安德塔人与现代人形成种系发生上的平行系群。但智人是人属下的唯一一个种。而尼安德塔人的遗迹最早是1856年在德国的尼安德谷(neandervalley)所发现。但刚开始他们并未被辨识出是跟我们属于不同的人种。对于两个人种的相似与不同,以及他们可能有过怎样的接触(如果有的话),出现激烈的讨论。“尼安德塔”一名源自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附近,尼安德峡谷上方的一个洞穴里第一次发现这种人类的遗骨。遗骨的发现立即引起了热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这些遗骨究竟是古人类的遗骨还是仅仅是一种因疾病而变形的现代人的骸骨。发现编辑最早发现的尼人化石是1848年出自直布罗陀(Gi-braltar)的一个颅骨,但当时未被重视。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具人骨化石(包括头骨和部分体骨)。这一发现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由于当时对早期人类的存在缺乏认识,许多学者怀疑尼安德特人是化石人类,以致把它当作是现代人的病态类型、最低能的人或者是古代野蛮种族的骨骼。因而尼安德特人在进化中的地位未得到肯定。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后来在欧洲的许多地点又发现了更多的尼人类型化石,尼人作为介于直立
尼安德特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