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大纲.doc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大纲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声乐是高师音乐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为面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中学、中等专业学校音乐师资的基础课程。本大纲注重声乐教学的师范性,着重培养学牛•的综合能力,即:演唱(范唱)能力,以及对艺术作品的把握能力。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牛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理解、掌握一般声乐作詁的内容、风格,并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能胜任中等学校音乐课教学和课外声乐活动辅导工作。后两年主修声乐的学生,应在必修的基础上,加深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声乐技能技巧,能够比较准确的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具备一定的声乐教学能力。二、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必修课在一、二年级开设。一年级集体课每周授课1学时,二年级个别授课每周授课1学时。主修课在三四年级开设。每周授课1学时。必修课(一、二年级)一年级:集体课形式要求学生达到基木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状态,逐步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音自如流畅。加强歌唱的听觉训练,逐步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使学牛•逐渐貝有辨别声音的能力,能比较科学的进行声乐的学习。要求学牛用普通话歌唱,基本做到吐字清范。培养学半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能较好的演唱本年级的教材。曲目数量;练声曲4—6首,中国歌曲4—10首,外国歌曲3-5首。讲述声乐基本知识技能,青少年发声特点,以及嗓音的训练和保健等有关知识。二年级:个别课开始个别课,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一步训练,使学生基木上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歌唱。在巩固屮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做到声区统一。发声要求连贯,流畅、圆润。在歌唱中,基本做到语音清处,字正腔圆。巩固和发展所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将其运用于不同的歌唱中,力求较完整的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曲目数量:练声曲4-6首,中国歌[tt]6-10首,外国歌曲3-5首。三年级:主修课根据学生的嗓音特点,进一步加强歌唱发声的技巧训练,加强气息控制训练。扩展音域,逐步获得良好的整体共鸣。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歌曲的能力,通过声音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曲冃数量:练声曲:酌情选用,中国歌曲8T0首,外国歌曲4・8首。四年级:表演课在三年级基础上,注意歌唱发声的I办调性,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完成技巧基础训练。在比较熟练的掌握声乐基础理论和演唱的技能技巧的基础上,能演唱有一定难度的作品,注意掌握不同时代、不同作Illi家、不同民族的作品风格。:练声曲酌情选用,中国歌Illi8-12首,夕卜国歌|11|4-8首。三、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备集体课和个别课的形式。琴房、钢琴、音乐厅、多媒体设备。四、 教材、辅助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声乐教学曲选中国作品中国作品中国作品中国作品外国作品外国作品外国作品外国作品(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总主编:俞了正)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TSBN7-5621-22989/JoTSBN7-5621-22989/JolSBN7-5621-2298-9/JolSBN7-5621-2298-9/JolSBN7-5621-229
音乐专业《声乐》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