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普通劳动者的故事唱响劳动者之歌。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把视线投到从2006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脱颖而出的“状元”们以及几位被授予四川拾五一”劳动奖章的普通劳动者。他们有的是工人,有的是教师,有的是茶艺师,还有的是营业员……尽管行业不相同,经历不一样,但是我们在8位劳动者身上都能看到奋斗不懈、努力不辍的珍贵品质,他们的故事也许能给大家最好的启示——劳动光荣! 潘勇强有股永不服输的干劲 2006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数控铣工比赛第二名20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潘勇强于2000年7月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5701工厂航空零配件制造中心加工中心当上了一名操作工。“他是数控办里最年轻的一个小伙子,但他有股永不服输的干劲”。据他的同事介绍,潘勇强最大的特点就是热爱学习。潘勇强也认为,正因为自己年轻,经验不足,所以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从事数控加工以来,潘勇强进步很大”,遇到加工困难的零件从不推托,而是把此当成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一次做好,次次做好,越做越好”成为他的工作信念。在2006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中,潘勇强获得数控铣工第二名,而他的同事吴传华则夺得了第一名。在接受采访时,潘勇强说,今后,将继续努力学习数控铣工的技术,细心钻研,向做得好的同事们学习,争取在今年的“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杨国发“既然干了,就要干好”2006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锻造工比赛第一名杨国发是成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锻造工。他的工作环境里没有冬天——1000多℃的高温,让在这里工作的他即使是在下雪天穿一件衬衣,也热得直冒汗。尽管如此,杨国发一干就是18年,在2006年的“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中,他获得锻造工比赛第一名,被市总工会评为“成都市技术能手”。“在很多人眼中,我的工作环境可能确实不好。但是我觉得,既然干了这份工作,就应该把它干好。”这是杨国发对自己工作最为质朴的看法。为了学好技术,杨国发在1988年进入公司后,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学习,很快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此外,杨国发还热心参加锻铸公司组织的技师带徒活动,给同事们耐心细致讲解每项锻件的图纸,手把手地传授每道工序的操作方法,提高大家的技术水平。杨国发说:“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年轻工人,让他们的技术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才能更好地完成公司任务,加快公司的发展。”周晓芳把“茶”作为事业来干2006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茶艺师比赛第一名作为成都榜上有名川菜文化传播中心茶艺师,全省惟一一个高级茶艺师。周晓芳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记者有幸现场观看了她的茶艺表演——茶楼内,只见身着汉代服饰的她灵巧地展示茶具、温杯、投茶、闻香、洗杯……两名少女以眼神配合其手势伴舞作陪。耳边响起悠扬的佛乐,茶香扑鼻而来,现场观看的人们已沉醉其中。为了泡出好茶,周晓芳从学茶艺开始就进行大量练习,常常不停地泡茶、品茶。泡茶时,茶艺师要用手拿起茶杯翻动,滚烫的茶水难免要溅到手上,她的手常常被开水烫得发红。不过,热爱茶艺的周晓芳不以为意,仍然苦练,如今无论遇到哪种茶,她都能把它最好的味道泡出来。在2006年的“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茶艺师比赛中,周晓芳技压群芳,获得第一名。如今,周晓芳依然终日与茶为伍,不同的是,她的“茶艺事业”已经开始向国际拓展——不久前,周晓芳飞赴新西兰,传播茶文化。说起出国表演,周晓芳说:“能够走出国门展示我们中华文化中最为优美动人的一门艺术,让国际友人了解茶、爱上茶,这是我努力追求的事业。”赵浦当老师先当“孩子王”2006年成都市万名农村教师5项技能大赛第一名2006年,成都市万名农村教师5项技能大赛吸引了45364名教师参赛,85名选手进入决赛。双流县华阳小学教师赵浦在这嘲万人大战”中一举夺魁。参加决赛的选手要经过计算机课件制作、师德撰文、教学板书、简笔画、普通话5项技能比赛,最终按照综合得分决出胜负。为什么这位只有6年多教龄的青年教师能够在比赛中获胜?赵浦认为,自己善于总结是原因之一,在教书生涯中,每做一件事,赵浦都会进行总结,以积累经验。“有了好的教学理念,才能指导课堂上的行为。”说起自己的教学理念,赵浦说:“我觉得要当好一个老师,首先要当好‘孩子王’。”在他看来,老师要有“童心、童真、童趣”,理解学生的想法,用心与孩子交流。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教他们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对于未来,赵浦说:“我会继续当好‘孩子王’努力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兰书田勤奋还会动脑筋的人设备工装组长、钳工技师,被授予四川拾五一”劳动奖章55岁的兰书田是四川银鑫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设备工装组长、钳工技师。“8年多来,从未迟到早退,除因公被蜂蜇伤住院3天外,他一天也没有缺勤。即使妻子被车碰伤右肩骨折住院6天中,他也是委托亲戚照顾,自己却在公司照常
位普通劳动者的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