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论文劳动教育论文
智力障碍学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初探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特殊教育学校职劳动技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毕业生率高、就业率低。究其原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就业市场发生的根本变化,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障学校就不能只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重日常生活的维持创新意识的增强,只简单应付劳动技术教育而没有长远眼光,拓宽新路。因此,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思考和研究智障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探索并卓有成效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在当今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一、结合市场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创新智障学校办学模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传授理论与技能的劳动技术教育,一定要考虑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的问题,一定要让所学的知识理论与社会上急需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作为培养机构的学校应密切注意社会发展的趋势,并深入调研,全方位收集社会职业需求的信息,确保把握好社会发展的趋势,认真筹划,设置好智障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并且在内容过时的情况下及时地对课程做出调整,以紧跟社会的步伐,培养出社会需要甚至紧缺的人才。我们经常走出校门,考察社会各种工种工系,找到与残疾人就业能相契合的点,与用人单位联系,运用双赢策略,签订合同。到劳动力市场了解就业市场的供需情况变化,收集汇总就业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供给学生。同时及时调整学校的课程结构和专业结构。应形成“理论学习——培训——反馈——上岗”的程序,这样会有效地解决了实习基地少,师资缺乏,学生缺乏参与就业的激情。学校还应以市场为导向来深化校内教育教学改革。从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出发,调整专业和教学内容,这实质要求择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学校应与省、市、区残联和社会各界进行联系,拓宽思路与各相关企、事业形成学、产、销一条龙订单式办学模式。
二、宣传、展示智障学校劳动技术教育,寻求社会理解与接纳
我们虽然有好的教育思路,学生的基本功也比较扎实,但是毕业后在社会很少能立足。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不能正确地认识智障学生,对智障学生没有试用就以先入为主的偏见将其排斥。因此,强化宣传,展现智障学生的风采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智障学生自信心能得以强化的重要途径,还是智障学生回报社会的一种有效途径。智障学生已能利用在校学习掌握的本领回馈社会,如:市残联联系的义卖活动中学生们拿出自己亲手绣制的十字绣、艺术剪纸等作品进行义卖;学校组织学生到兴隆大家庭、沈阳嘉年华等公共场合展示学生的职业特长。学校通过采用多种方式扩大社会影响,以此达到展现智障学生的综合素质,让社会理解接纳他们。
三、针对学生的特点,根据劳动技术教育的原则进行教育教学
面向全体智障学生,本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克服困难、创造条件、科学训练,使每一个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为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消除人们对特殊教育的偏见,在教学中,老师们时刻遵循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技术培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准确系统。依据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和每个学生的实际,不仅选择实用性较强的内容,而且选择多种多样的训练内容,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掌握多种劳动技能,形成劳动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劳动内容和形式
小学劳动论文劳动教育论文.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