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经》爱情世界的原生态探美(二).pdf.pdf.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经爱情世界的原生态探美(二)孥金砖(江苏大学文法学院,江苏镇江212003)摘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人第一次集体歌唱的《诗经))爱情诗审美特征进行初步探析,比较全面而深入地挖掘出诗经》爱情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之美,努力呈现其难能可贵的美学风貌。这些爱情诗,既显示了A-I'll对“人”本身审美观较为健康而清醒的认识,又闪耀着男女主人公人格美精神的灿烂光辉;既有谈情说爱方式的审美情趣,又有表现各种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诸如风俗美、形象美、意蕴美、意境美、含蓄美、结构美等等,彰显出美的活力,散发出美的芳香,展示出美的风采。诗经爱情诗艺术美内涵甚为丰富,加强对它的研究与开发,就能够有力拓展诗经研究的新领域,进一步阐扬并提升诗经))在中国丈学史与美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关键词:诗经;爱情诗;原生态;择偶;传情;人格;艺术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2012)—06三、《诗经》爱情诗的人格审美就像人间之路上有坑坑洼洼和泥泞荆棘一样,青年男女的恋爱或婚姻之路也同样难免哀怨相思和痛苦忧愁,这是因为爱情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条件下的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人的社会地位、阶级属性密切相关。所以,爱情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诸因素的制约。黑格尔曾将这种矛盾冲突归纳为3种现象:“第一种最常见的冲突就是荣誉和爱情的冲突??。第二个因素,即政治的旨趣,对祖国的爱,家庭职责之类永恒的实体性的力量本身,也会与爱情发生冲突阻止爱情的实现??。第三,和爱情发生矛盾对立的还可以有一些外在的情况和障碍。例如事务的寻常演变,生活中散文性的事务、灾祸、情欲、偏见、心胸的狭隘、旁人的心私以及多种多样的事故【ll】3。捌。”那么,在这些有关个人与家庭、社会和思想诸种矛盾斗争面前,《诗经》爱情诗中的青年男女主人公将表现出怎样的一种思想态度,亦即具有怎样的一种人格审美呢?关于这一点,《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季札在鲁国观乐时,对《诗经》中的爱隋诗曾作过“乐而不淫”的评论。这种要求克制情感的中和之美的观点,为后来孔子所采用。他认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即人的哀乐情感的抒发不能听其自然,必须受到一定的政治伦理观念的制约,亦即合乎仁和礼的要求。换言之,即为情与理的统一中和之美。在众多的《诗经》爱隋诗中,无论是男思女,还是女慕男,可以说,庶无越轨违德之处。他们对待爱『青的态度似乎都能统一在一个恰到好处的适度之情境中,从而构成了较为典型的东方式的人格审美理想。《周南·关雎》是一首颇为典型的富于人格美的爱情诗篇。它以生动感人的笔触,赞美了一位青年男子在思慕“窈窕淑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欢乐中寓无限忧思、忧思中又寄无限希望的思想境界。全诗三章,首章写对“窈窕淑女”美好之印象,次章写对“窈窕淑女”“转辗反侧”之热烈相思,末章写对“窈窕淑女”“求之不得”的相思入神,终于幻化出一个与她结婚的梦境来。诗中主人公在对“窈窕淑女”“求之不得”之后,没有灰心丧气,半途而废,也更没有铤而走险,去干那种越轨之事,表现出他既有热烈的情感又有冷静清醒的头脑。让极度的相思之情一任在胸中奔突,潜思

《诗经》爱情世界的原生态探美(二).pdf.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