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论文:赏识教育新探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赏识,便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赏识教育正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被确认和推广,并且在很多个体范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有一些家庭或学校赏识教育没有成功,究其原因是对赏识教育本身知之不多,应用不当造成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赏识教育,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A、赏识教育是一种科学的、优秀的教育方法A1、赏识教育可以让青少年看到自我价值,树立自信心和远大理想。人需要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建立起对自己的认识。在人的本性中,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的知识粗浅,意志脆弱,但又极力地想表现自我,想得到别人的承认。他们的一些想法不可避免的带有幼稚性和不成熟性。如果此时教师和家长们过分地去求全责备,不支持、不信任,甚至蔑视,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是成大才的料子。反过来,如果我们都以赏识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他们,从积极的方面去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则可使他们看到自我的价值,从而向更高的目标去努力。A2、赏识教育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我校初一年级的一名英语教师曾在他所教的两个班级采取不同的措施让学生记单词。甲班每天花10分钟默写英语单词,写错的每人罚抄30遍;乙班每天进行男女生默写单词对抗赛,默写最多的人可评为本周最佳记忆能手;不到两个星期,两个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别:甲班同学都在应付式地记忆,为了怕罚,有人甚至在默写时偷偷地查单词表或抄袭;而乙班同学个个在暗中较着劲儿,课间也自动地相互背单词。不要说是青少年学生,我们成年人又有哪个不想被领导、被别人赏识呢?A3、赏识教育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开拓型人才。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教育的目标不再是知识型的、刻板式的人才,而是创新式的、开拓型的人才。如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一味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教条式的接受知识,这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而要培养有创见的,有个性的有用之才,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应大加鼓励,大加赞赏;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养成积极思维,努力创新的优良品质,逐步成长为开拓型人才。B、片面理解赏识教育和不负责的“赏识”都是有害的。B1、“只要表扬不要批评”,这是赏识教育的误区。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我这孩子要哄、要捧”。如果认为这就是赏识教育,那是片面的,不全面的。赏识教育也包含批评。青少年学生,由于知识的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甚至走上邪路。对这些,如果教育者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甚至违心地表扬,这样下去,学生就会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弱点,失去努力的方向。这样在表扬声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心理素质差,不能经受挫折,一旦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出现失败,就会怨天尤人,强调客观找出若干理由来原谅自己,终究不能成长为有用之才。因而赏识教育不是不要批评,而是批评的方法要巧妙,要在适当的氛围中恰如其分的提出批评,要以帮助提高认识的语气和态度诚恳地提出批评,要在被批评者能够接受和愿意接受的基础上提出批评,总之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把批评与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B2、要真诚地“赏识”。青少年学生虽然欢喜听表扬,渴望被赏识,但他们不需要廉价
赏识教育论文:赏识教育新探.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