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引起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和肠结核等,但以肺结核为常见。一、病原学?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通常又称结核杆菌,分为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4类,对人有致病性的主要是人型。?结核的免疫属于传染免疫,又称有菌免疫。即只有当细菌在体内存活时才有免疫力。二、临床表现(一)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周,或咯血为肺结核可疑症状。(二)体征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当病变为大叶性干酪性肺炎时,局部叩诊浊音,听诊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有空洞并感染或合并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干或湿性啰音。(三)(三)我国结核流行概况?我国解放前结核病死亡率高达200~300/10万,居各种疾病死亡原因之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卫生状况改善?儿童普遍接种卡介苗?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结核病仍然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三大传染性疾病之一。?尤其是随着HIV/AIDS流行趋势日益严峻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株的不断增多,导致结核发病率和死亡率回升。?据WHO报道,每年约有1000万新病例发生,至少300万人死于该病。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传染源:并非所有的结核病人都是传染源,仅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才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排菌病人咳嗽传染,传染程度受排菌量、咳嗽症状和接触密切程度有关。?易感者:未受过感染的人,即OT(-),大多数是儿童。?易患者:指人群中某些易患结核病的人,如矽肺病人、糖尿病人、胃切除者、正在用皮质激素治疗或抗癌药物治疗者,这些人过去曾感染过结核,结核菌素试验反应阳性,因罹患上述某一种病而使免疫力明显降低,使体内潜伏的结核杆菌又重新繁殖复燃而发病。五、免疫预防(一)卡介苗简介1882年德国科赫发现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杆菌-----1896年正式命名为结核分枝杆菌。1891年,Koch氏现象的发现提示可以用人工免疫的方法来促使机体对结核病产生免疫力。1907年卡美特介云中国1978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卡介苗巴斯德理论培养、减毒(二)免疫程序及补种原则?免疫程序:卡介苗接种的主要对象是新生婴幼儿。卡介苗接种被称为“出生第一针”,所以在产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一出生就应接种。?补种原则: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以下儿童可直接补种,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者可补种,4岁以上儿童(含4岁)不予补种。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
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