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及对策.ppt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杨志湘,梁思群,梁昊祎,胡子扬,刘承东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背景*好不容易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验,迈进大学校园的学子们发现,不知何时,大学生找工作竟然会面临着"毕业等于失业"的窘迫局面。困惑、迷茫、焦躁、恐惧、不安的情绪充斥在大学毕业生之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已不仅仅只是大学生个人生存的问题,更关系着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失业带来的就业压力很可能成为大学毕业生与社会冲突的第一因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并要有效的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从2009年开始,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毕业生数大增:*2009年———— 115万人*2010年———— 145万人*2011年———— 212万人*2012年———— 250万人*2013年———— 413万人*2014年———— 500万人*2015年———— 559万人*与此同时:企业————减员增效*政府————精简机构*事业单位————下岗分流人才需求下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产生的原因*当今大学生就业现状*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成因*大学生就业难的个人原因*检索策略*检索系统:知网,百度文库*检索用词:大学生就业难*检索式:大学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有效需求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社会保障不到位,难以优化配置*?供求信息不对称,求职难寻其位*?就业观念未调整,长期犹豫观望*?盲目人才高消费,适者被阻门外*?人才生产未接轨,供求关系失调*当今大学生就业现状*1、高校扩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深。近几年高校大学生毕业生人数数据不断攀升: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2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2005达到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2010达到750万。近三年将有近2000万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其中还不包括数千万计的高中、中专毕业生、海外留学生。但社会就业岗位相对增长远远低于此数。更别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往届毕业生、社会熟练工、新增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冲击。因此,对于高校应届毕业生来说整个就业市场竞争将异常惨烈。*当今大学生就业现状*2、高校毕业生面临结构性和摩擦性就业难题。大学生失业可分为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前者是毕业生在临近毕业时自愿选择不就业,如准备出国留学、考研、自主创业等。而非自愿性失业,是指大学毕业生本人愿意就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顺利就业。很明显,后者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目前非自愿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面临两个难题: *一是结构性失业。由于学习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区域分布等不适合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毕业时不能适应市场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顺利就业。具体说,从地区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多,岗位多,待遇较好,高校毕业生偏好较多,竞争大,中西部地区需求较少,虽竞争小,但因地区经济条件等因素,不受学生青睐。从学历层次看,就业困难者主要集中二本、三本院校及冷门专业,重点院校、热门专业供不应求。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非正规就业岗位比重增加,高端服务业的岗位不足。部分东部城市开始讨论人口控制政策,有可能造成东部就业人数的紧缩。*二是摩擦性失业。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空间、工资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个人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由于双方要求不一致,出现毕业生无法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没办法录取的情况。

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