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购买力平价--是什么什么叫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购买力平价--是什么|什么叫|是什么意思您现在的位置:什么是>>商业金融>>文章正文《什么是购买力平价》作者:佚名来源:网络点击数:218日期:2007-12-6问题:什么是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是什么意思,购买力为一经济学上之术语,顾名思义即是取得收入之后购买货品和服务的能力。购买力平价:就是两种(或多种)货币对于一定数量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之比,亦即两种货币在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商品时的价格之比。例如,购买同等数量和质量的一揽子商品,在中国用了80元人民币,在美国用了20美元,对这些商品来说,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是4:1。也就是说,在这些商品上4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等于1美元的购买力在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比较时,通常采用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用官方汇率对各国货币进行统一换算,但官方汇率并不能完全反映各国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价,使比较的结果不太准确。购买力平价是通过价格调查收集对比国家150多类、2000多种代表规格品(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资料,并利用支出法计算的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作基础,用国内生产总值按150多类划分的支出构成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的价。它是不同国家、不同货币的价格之比,是一种比价指数,实质上是一种计算真实的汇率。购买力平价的基本思想是,通货膨胀意味着国内物价上涨,而物价是一国货币价值在商品市场的体现,物价的上涨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相互紧密联系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使该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将增加,从而对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导致该国汇率的下跌。因此,一国货币对内价值的下降必定导致其对外价值的下降。购买力平价理论是解释这种机制的代表性学说。购买力平价理论1916年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Cassel)在总结前人学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价说(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简称PPP理论)。购买力评价说分为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PPP)。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可以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出来的。根据这一关系式,。它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两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它表明两国间的相对通货膨胀决定两种货币间的均衡汇率。从总体上看,购买力平价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虽然它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等其他因素对汇率的影响,但该学说至尽仍受到西方经济学者的重视,在基础分析中被广泛地应用于预测汇率走
什么是购买力平价--是什么什么叫是什么意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