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这里是生活比蜜甜——双龙镇重石新村见闻.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这里的生活比蜜甜——通川区双龙镇重石村农民自建聚居点见闻走进双龙镇重石村,远远可以看到一个正建设地热火朝天小型社区矗立在路旁。小区里的楼房外观相同,格局相似,规模相当,颇有几分对称之美。陪同的镇干部告诉笔者,这就是通川区首个农民自建的聚居点,计划安置60户,一期实施30余户。居家:新型小区堪比城市说起重石村这个农民自建聚居点的渊源,还要从三年前说起。当时镇政府排查发现,重石村有80余户D级危房,加之2010年的“”特大洪灾使部分农房严重受损,必须拆除重建。但如何重建?是就地还集中重建?每家的想法都不一样。双龙镇党政一班人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建议居民集中重建,集约用地,既为村上节约土地资源,保证耕地占补平衡的同时,还能借这一机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居住条件,形成新农村建设新的亮点和看点,提高土地流转规模,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准备重建的居民,在后来举手表决时,60余户居民选择了集中重建,这就有了自建重石村农民聚居点的构想。方向既定,规划先行。经区国土、住建、农林、水务等部门为重建户们选址定点、达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后,业主们在后来的操作中又自发形成了具有通川特色的“统规自建”模式——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原则,由镇政府负责组织引导,在建房过程中,各家各户出一名代表,在聚居点的选定和房屋设计、资金筹集上,自主选择,全程监督,充分保障各家各户的发言权和管理权。在后来聚居点的建设单位招标、建设质量督导,资金管护等方面,也充分体现“自治”原则,由居民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和理财小组,建房由建房人自行定承建商,质量监督小组的工作人员,天天轮流到工地执勤,保证房屋的建造不偷工减料,质量过硬。现在,居民聚居点的业主只需出建房成本价格,就能享有政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还有超过200平方米的居住空间,幸福生活与城市小区的不相上下。据了解,聚居点房屋正在加紧建设,预计9月底主体工程结束,年底31户农民可实现集中居住。目前,小区内的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已动工建设,建成后的聚居点内健身、休闲、文化广场和幼儿园、合作医疗站、便民中心将一应俱全。最重要的时,通过集中居住,聚居点一期工程30余户建房户建新拆旧后,可置换出土地指标20亩左右,大大节约了土地空间。产业:花卉苗木带来商机双龙镇重石村位于凤凰山和铁山之间,紧邻莲花湖风景区,风光秀丽,民风淳朴,有着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该村距达州城区约8公里,东莲路、双莲路、环湖路穿境而过,绕城快速通道即将动工,是通川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的核心村,以绿色蔬菜种植和花卉苗木产业兴旺闻名。早在2008年,双龙镇重石村就在绿色粮食蔬菜种植基础上,确定了打造花卉苗木园区的发展思路。先后引进了四川龙博、四川航程、达州景和园等企业入驻启动花卉苗木、乡村旅游和特种养殖等产业,现在全村流转土地1640亩,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种植各种花卉苗木896亩、建花卉苗木大棚20亩,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园区效应。现在通川区已计划将双龙花卉园区与莲花湖风景区连片打造,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型、生态休闲型、农家乐旅游型农民新农村,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大品牌,形成生态文化旅游链,真正实现培植一批龙头、打造一批品牌、做大一个产业

这里是生活比蜜甜——双龙镇重石新村见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6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