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简介卢氏县,地处河南省西部边陲,与陕西省的洛南、丹凤、商南三县接壤,横跨崤山、熊耳山、伏牛山三大山脉,以熊耳山为界,南部为长江流域,北部为黄河流域。全县辖8镇11乡,353个行政村,37万人。总面积4004平方公里,。209国道纵贯南北,与陇海铁路灵宝火车站相连(相距70余公里),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山区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地理地貌1、山脉(1)崤山:自卢氏西北部与灵宝交界的冠云山起,向东北蜿蜒伸展,横亘于县境北部至牛脊背(范里乡和官道口乡界岭)入洛宁县境。海拔1200----1800米,坡度20----40度。岭脊圆和平缓,土层较厚。县境内主要山峰有冠云山(1866米)、大竹园(1921米)、玉皇尖(2058米)、塔子山(1535米)、石牛岭(1861米)、羊坡山(1354米)、牛脊背(1372米)等。山上有麻栎、山杨、刺槐等林木,森林覆盖率约为27%,牧草茂盛,适宜发展畜牧业。(2)熊耳山:从县城西南的双槐树乡向北、东延伸,经大石河至象群山入洛宁、栾川县境。县境内有主峰熊耳岭(1569米)。该岭双峰齐秀,相向倾斜,一眼望去如同熊耳,故名。熊耳山海拔1500---2000米,相对高度500---1200米,山坡坡度南侧较小,约30---40度;北坡较大,约40---50度,局部达80度以上,多系断层形成的悬崖。岭脊多呈锯齿状,有的为猪背岭脊,沟谷深窄,气候温凉温润。自然植被主要是由栎类和油松所组成的天然次生林,森林盖率为34%。(3)伏牛山:该山为秦岭余脉的主支。县境内自狮子坪-------瓦窑沟、双槐树---汤河---栾川老群山继续向东延伸,为栾川与西峡、嵩县与南召的界山。海拔为1500---2000米,相对高差为600---1200米,北侧山坡陡峭,坡度多在45度以上(有的超过80度),南侧山坡较缓,在25---40度之间,岭脊多呈锯齿状。栎类和油松原始森林密布,森林盖率约为70%。境内主峰狮子坪乡大块地的玉皇尖(),是卢氏与陕西省丹凤县的界山,为县内最高点。2、水系熊耳山横亘县境中部,使县内河流分别属黄河、长江两大水域。熊耳山以北,主要是县川盆地的洛河水系,西段为近东西走向,至龙驹变为北东走向,两岸支流交互汇入。东北部的杜关河先由西向东,再折北入灵宝的弘农河而入黄河。熊耳山以南主要有老鹳河、淇河,基本为东南走向,南流入丹江。。(1)洛河:洛河发源于陕西省洛南县洛源乡木岔沟,从河口街入卢氏县境,贯于崤山、熊耳山之间,经山河口入洛宁县到巩义入黄河,卢氏境内流长113公里,流域面积2425平方公里,,为县境内第一大河流。县境内的水能蕴藏量84200千瓦。洛河的主要支流有兰草河、索峪河、官坡河、潘河、沙河、横涧河、卜象河、文峪河、秦家河、范里河和寻峪河等。(2)老鹳河:发源于栾川县冷水镇小庙岭,从马驹口入县境,向西南温口与五里川支流汇合,向东南流经朱阳关分别出县境,过西峡至淅川县汇入丹江口水库,,,流域面积589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支流有五里川河、小沟河、涧北沟、衙玉沟等。(3)淇河:发源于狮子坪乡大阴壕,至瓦窑沟乡的碾子湾出县境,经西峡汇入丹江,,,比降1/400米,境内流域面积494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支流有黄柏沟河,观沟河、瓦窑沟河、明朗河、毛河等。老鹳河、淇河的共同特点是落差大,水流急,弯曲度大,峡谷河段长,支流多,水量充沛,水力资源丰富。(4)地下水卢氏境内主要含水岩系有碳酸盐岩系和碎屑类岩组,属中等富水含岩组。以溶滤作用为主,水质较好。县西部的基岩山区,沟谷切割,地形起伏,基岩裸露,岩溶十分发达,能大量接受降水渗入补给,西南山区地下水一般比较充足。横涧、杜关河谷平川"掘地三尺便是井";县川洛河两岸均能凿机井提灌,四周丘陵区的冲沟中均有小泉眼和滤出小溪水源。汤河乡有温泉,可治疗多种疾病。历史文化1、卢氏跗猴卢氏是全国唯一有化石实物可考的“人龙相揖别”的地区。卢氏境内有古文化遗址63处,其中古生物化石点22处。自1934年法国生物学家德日进到卢氏开展科考工作以来,卢氏一直是中外古生物科学家瞩目的地方。其中被科学界命名为“卢氏跗猴”的古生物化石是国内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原始灵长类动物标本,被专家称为是建国以来晚始新世哺乳动物研究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卢氏朱阳关、五里川一带不断发现恐龙蛋化石,再次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关注。目前,卢氏是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基地,是古生物学家前来考察最为频繁、最为关注的地区。专家们认为,“卢氏跗猴”和卢氏恐龙曾生活在距今4000多万年前的同一地区、同一时代。恐龙灭绝后,“卢氏跗猴
卢氏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