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生产中猪场建设目录目录 1场址的选择 3 3 3 3 3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3 3 3 3 3 4 4 4 4猪舍建筑设计 4 4(1)按屋顶形式分 4(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 4(3)按猪栏排利分 4 41)墙壁 42)屋顶 53)地板 54)粪尿沟 55)门窗 56)猪栏 5 8(1)公猪舍 8(2)空怀、妊娠母猪舍 8(3)分娩哺育舍 8(4)仔猪保育舍 8(5)生长、育肥舍和后备母猪 8猪场设备 8、空怀母猪栏、配种栏 8 8 9 10、育肥栏 10 10 10(1)间息添料饲槽 10(2)方形自动落料饲槽 11(3)圆型自动落料饲槽 11其它 11 11 11 12(1).生产性能 12(2).技术水平 12(3).母猪群的结构 12 12场址的选择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qing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400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500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的要求。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40~50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3~4平方米计划。猪场的规划与布局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形成种猪区。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猪舍。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应设在生产区内(个人认为:应设立在隔离区),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个人观点:如果再修建一排防护林就更好了),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个人观点:搞绿化最好搞点经济林可以增产增收)猪舍建筑设计(1)按屋顶形式分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2)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封闭式。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无墙,通风透光好,不保温,造价低。半开放式是三面有墙一面半截墙,保温稍优于开放式。封闭式是四面有墙,又可分为有窗和无窗两种。(3)按猪栏排利分猪舍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一列完整的猪舍,主要由墙壁、屋顶、地面、门、窗、粪尿沟、隔栏等部分构成。1)墙壁要求坚固、耐用,保温性好。比较理想的墙壁为砖砌墙,要求水泥勾缝,~.(个人观点:用泥胚子做墙壁的猪舍保温性能更好,现在用的夹钢泡沫板保温性能也很好。)2)屋顶较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并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术产品,其屋顶采用进口新型材料,做成钢架结构支撑系统、瓦楞钢房顶板,并夹有玻璃纤维保温棉,保温效果良好。3)地板地板的要求坚固、耐用,渗水良好。比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缝平砖式(属新技术)?。其次为夯实的三合土地板,三合
养猪生产中猪场建设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