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来到常州上学,当然要了解一下常州,知道当地革命烈士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于是我们一宿舍在周末找时间去瞻仰了一下瞿秋白纪念馆,留下很深的印象。在参观之前,我先查了一下有关瞿秋白的生平事迹。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曾经担任过中央局委员、政治局常委。在一次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是,他主持召开“八七”会议,会后主持中央工作。在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在上海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到苏区任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罗汉岭英勇就义。三十多年之后,文化大革命期间居然还遭到了莫大的凌辱,经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磨难,“四人帮”被铲除后遗骨迁移到八宝山。“四人帮”被铲除,1980年中共中央为瞿秋白平反昭雪。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整个生命。走进纪念馆大门,瞿秋白烈士的高大铜像迎面而立,身穿西服,带着眼镜、手握书卷,栩栩如生。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陈列了瞿秋白的照片、文字、实物和雕像。进入黑漆大门的故居,门上方高悬有“城西瞿氏宗祠”的白底篆书匾额。故居展示了瞿秋白一家人当年生活居住的场景。简陋的桌椅床柜家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陈列,见证了瞿秋白的成长和这个知书达理家庭的付出。接着,我们踏入了瞿秋白同志的纪念馆,纪念馆显得非常的亮丽光线。同样刚进门也是一尊巨大的瞿秋白同志铜像,在铜像两旁一一陈列着书籍和画像,还有的就是出土的文物。在纪念馆里,他的一首《哭母诗》,也令我为之动容。瞿秋白的母亲因家贫,看着这些嗷嗷待哺的孩子,母亲心如刀绞,她在1916年农历初五的晚上自杀了,时年四十。瞿秋白当时在无锡当小学教师,闻讯赶回家奔丧,哭倒在母亲遗体前,写了这首诗。诗有四句:“亲到贫时不算贫,褴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人管,落上灵前爱子身。”瞿秋白在斧钺交加时,脸不变色心不跳;在敌人的枪口面前,他说“此地甚好”,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但在慈母的遗体前面,他却泪水漣漣,悲痛欲绝。这就是瞿秋白的完美的人格的体现,堪为今人楷模。这次参观给了我很大的感触,瞿秋白是不朽的。他是一派浩瀚的大水,在大地的怀抱中终古地流淌着,不息地流淌着;他是喜马拉雅上的珠穆朗玛峰,象高山一般的崇高,一般的雄伟,一般的壮丽,一般的高昂,巍然耸立,永不倒下。他的人格,他的信仰,他的坚定,他的道德,他的文章,他的聪慧,他的希望,将永世长存!瞿秋白纪念馆门前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便是最好的说明。瞿秋白的一生,疾病缠身,日常事务繁重,但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拼命工作,留下了大量的著作

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jmy226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