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家瞿志豪篆刻家瞿志豪瞿志豪,男,生于1955年6月。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校长。1983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机械专业。1988年在上海大学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任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常务副校长。2000年9月起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副院长,并为该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现为上海市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力学学会理事,上海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上海重型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教育部本科教学机械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高校书法教育研究会会长。瞿志豪先生为我国现代杰出的书画篆刻家来楚生先生为数不多的入室弟子,由于早年聪颖好学,勤奋笔耕,深得来楚生先生精髓。他二十多岁时的篆刻作品就入选首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较早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然其为人低调,淡泊名利,不事张扬,后又潜心大学教学、学术研究和领导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淡出书画界。今天,我们惊喜地欣赏到瞿志豪先生的近作,感到格外的亲切。他作画清新朴茂、笔墨简练、格调隽逸。书法随意洒脱,虚实并见,拙中寓巧,深得来楚生先生的韵味。他的篆刻作品取法汉印,旁参古玺,兼收并蓄吴熙载、赵之谦、吴俊卿、齐磺等大家,冲、切等刀法运用自如,不落前人窠臼,自出新意。我们衷心地祝愿瞿志豪先生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篆刻家瞿志豪最近刻了一组人物肖形印,非常生动,刻划了古人耕作、渔猎、宴乐等生活场景,颇得汉代石刻画像的韵味。瞿志豪是已故著名篆刻家来楚生的高足。他说:汉代的石刻画像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他对它的喜爱是受之来先生的作品启迪。年轻时他在杭州西泠印社看到一本来先生早期印谱,内有很多造像人物印,这时他才知道原来篆刻之外还有肖形图像一路印,他被这些古朴的图案深深地吸引,于是开始请教并摹刻来先生的作品,但是来先生却告诉他:“刻好肖形图像印还要师古人,古人是汉石刻画像砖,要从汉的石刻、砖刻图像中吸取营养。”由此他开始关注起汉代石刻、砖画像了。汉石刻画像是镌刻在石头上的,再用墨拓在纸上,与直接画在纸上的画其艺术效果完全不同,它更显得粗犷、浑厚、遒劲、有力。鲁迅先生曾经对汉石刻画像有过深入研究,他的评价是:“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汉石刻画像不是浮雕,属于平面艺术,很有点像今天的版画过程,但石刻画像与版画很有区别,版画的视觉效果是平薄的,一如剪纸,而汉石刻画像具有“立体感”,这是它独有的金石味所起的作用。为什么金石味会有视平而立的立体感觉呢?瞿志豪认为,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金石味。金石味是一种斑驳感,且
篆刻家瞿志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