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赖永海+马祖道一与后期禅宗.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赖永海马祖道一与后期禅宗一慧能创立的南宗把一切归诸心性,注重“道由心悟”,这一禅学思想和修行方法至马祖道一之后,又为之一变,开始出现一种由直指心源、顿悟见性向随缘任运、无证无修方向发展的倾向。例如,马祖就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马祖此一“平常心是道”的思想,为后学大开了方便之门,其弟子怀海便进一步说:“有修有证,„„是不了语;无修无证,„„是了义教语,”把一切修证看成是方便设施,把无修无证看成是究竟、了义。怀海弟子希运更倡“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当体便是,运念即乖”,认为“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至于从怀海门下分出的沩山灵佑仰山慧寂和希运弟子临济义玄等,就越走越远,进人了以参公案、逗机锋为标帜的“后期禅宗”了。与洪州禅相类似,石头禅白天皇道悟、药山惟俨以后,也出现提倡任性逍遥、不讲任何修证的倾向。药山曾以一句“云在天,水在瓶”闻名于禅宗史;天皇道悟更提倡“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丹霞禅师主张“性白天然,不假雕琢”,以“天然”为号,以“烧佛”出名。潮州大颠则是“扬目瞬眉、一任风颠;语默动静,妙阐幽玄”。由这一系发展出来的洞山良价曹山本寂和云门文偃、法眼文益等,更是要把佛“一棒打杀给狗子吃,却图天下太平”。中国之禅,还有一系原来不甚为人重视,近几年来有些学者(如印顺)经过研究,认为此系禅法非同寻常,不可小视,它才是中国禅的根源所在——这就是牛头法融所创立的牛头禅。印顺在《中国禅宗史》中曾经指出:印度禅蜕变为中国禅宗——中华禅,胡适以为是神会。其实,不,但不是神会,也不是慧能。中华禅的根源,中华禅的建立者,是牛头。应该说,是“东夏之达磨”——法融。这里不想对胡适和印顺的说法多加评论,而拟探讨一下牛头禅对后来“后期禅宗”的影响。牛头禅的根本思想,是“虚空为道本”、“忘情以为修”。或曰:“无心合道”、“无心用功”。按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的诠释:牛头宗意者,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既达本来无事,理宜丧己忘情。情忘则绝苦因,方度一切苦厄。此以忘情为修也。此谓大道本虚空,诸法如梦幻,一切诸苦皆由情识所系,如能忘情丧己,本来无事,则个个原来是佛。按照这种思想,一切修证无疑都是多此一举,枉费心机。《景德传灯录》道信传给法融的“法要”就是“任心自在,莫作观行,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这种思想与前期禅宗“道由心悟”颇多异趣,而与后期禅宗之无证无修的思想更接近。实际上,从思想渊源说,超佛越祖之后期禅宗,并非完全出自慧能的前期禅宗,而在相当程度上是吸收了牛头禅的思想。所谓后期禅宗,主要指五祖分灯后的禅法。此种禅法的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我们在前面已略有语及的,在修行方法上主张无修无证,提倡随缘任运、纯任自然。禅宗分灯后之五家,虽然在宗风上略有差别,如宋、元时代的禅师评五家宗风曰:临济痛快,沩仰谨严,曹洞细密,云门高古,法眼详明(引自惟则《宗乘要义》);又,杨歧五祖法演也说:临济如“五逆闻雷”(显其警绝),云门如“红旗闪烁”(显其微露),沩仰如“断碑横古路”(显其深奥),曹洞如“驰书不到家”(

赖永海+马祖道一与后期禅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