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好,如此称呼各位家长同志,并非我刻意为之,因为各位家长的确是身居老师之位久已。大家都知道: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在我看来,你们不但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其一生老师,而且在坐各位家长的教龄都比我长啊!六年级的孩子,各位家长最少都有12年教龄了吧!不容易啊!12年坚持不懈的哺育孩子,12年坚持不懈的教育子女,12年将全部的爱倾泻到一个人的身上,当然个别是2个到3个。而且这样做还不止这12年,恐怕自您的孩子降生,一辈子都得坚持不懈的做着3样工作,也可能更多。不容易啊!一个人做一件事容易,难就难子一辈子都在做同一件事,更何况各位家长要坚持做3件。可是,孩子们给我们的反馈却让各位家长的付出越来越神伤,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不难发现我们越来越难以掌控孩子,他们也越来越不理解我们的苦心和爱心!为什么啊!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他们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更佳的工作,不再受我们受的苦,不再朝九晚五辛辛苦苦。可是,孩子们却永远不理解我们心中的苦,只知道玩乐。六年级了,过了这个学期,就是孩子走向初中,人生抉择的第一次战场了。我不知道各位家长是否做好了面对进入青春期更加逆反,独立的孩子哪?好了,说了这么多,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长!不各位老师明白今天我要跟大家交流的内容是什么?如何面对你的孩子?在这个问题上,我希望家长首先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你的孩子首先是个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有自己对事物认识能力、有自己想法的人,其次才是您的孩子。可这个道理我相信在座所有家长都知道,只不过把顺序放反了,在你们眼里他首先是个孩子,才是一个人。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顺序问题,必将让各位家长,包括我们的老师走出教育的误区。那么教育的误区是什么?只教不育,孩子的一切都是教出来的而不是培育出来的。人是不是动物或者植物,我要做的就是教他去干什么而不是用浇水培土,修剪枝叶。可是各位家长,中国的语言文化告诉我们,每一简单的汉语辞藻都是把重要的内容放后面,比方说:老师,重点在师而不是老,否则孔子那句达者为师的话就是摆设了,一个人年龄越大就是越好的老师吗?再比方说:学校,重在校,规范人生活之地,而不是学。所以教育教育重在育而不是重在教。那么各位家长都育过你的孩子吗?育过啊!而且还育的很成功。一个孩子成长最关键的3年,各位家长都做的非常好啊!那3年哪?就是您的孩子刚出生的3年,这3年您的教育是那么的成功,让您的孩子成为了一个人。各位家长可别骂我,我说的是真的,想想这3年您的教育,您让孩子学会了观察他来到的这个世界,学会了直立行走,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会了各种基本的生活能力。也许各位家长觉得这些东西很简单,可是我们得对比一下,人类学会直立行走用了9000多年,人类学会用语言表达用了至少1万来年,而您的孩子只用3年就都学会了,您不觉得是个奇迹吗?您的孩子最多用了1年半学会了直立行走,用了最多不超过2年半学会了说话,而且是语言表达极其丰富的汉语。奇迹啊!奇迹!各位家长,这一奇迹就是各位创造的,而且这一奇迹一直持续到孩子上小学前。我想孩子对您来说都是优秀和骄傲的,虽然稍有不满意的地方,但比不上那些报道的天才,至少也要比其他认识的孩子要强不少!可是孩子一上学,每次的学习成绩就成了各位家长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不知道各位家长是否了解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包括最聪明的人——
我写的家长会发言稿,没希望讲了,希望学生家长能看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