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12届毕业生)题目:?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系别:经济管理系专业:经济学班级:08级(4)班姓名:赵炜学号:0802430指导教师:王丁宏职称:教授题目: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出台,农业再次成为本次纲要关注的亮点。纲要中提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其内容主要如下: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化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在此背景下,近几年来,玉米是我国仅次于稻谷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经济和饲料兼用作物,年总种植面积达到2500万hm2,约占耕地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以及西南、西北的部分地区。近年来我国每年大约需要9亿kg左右的杂交玉米种子。河西走廊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成为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2009年河西走廊制种面积约15万hm,主要集中在武威、张掖、酒泉等农业灌溉区,其中玉米制种占90%,占全国玉米制种面积53%,产量约占60%。因此,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将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人将论文题目定为:“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二):农业产业化问题虽提出较早,但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各异,因而农业产业组织模式也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本人根据河西走廊具体情况,结合本地区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构建河西走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这一对策将对河西走廊制种产业未来的出路及发展方向提出研究。:通过对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可以充分发挥本地区的气候环境等资源优势,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是实现广大河西区域农民增收和财政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二、研究思路这一对策通过对河西走廊制种产业的发展现状的调研,掌握了较为全面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结合河西区域的具体情况,针对当前河西走廊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对策建议,这将有助于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一)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随着我国种子生产能力的提高,种子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特别是近年来众多的国有及私营企业进入种子产业,使种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外国种子企业也陆续进入我国市场,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面对名目繁多
开题报告赵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