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矿山工程方案感知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设计方案中国矿业大学感知矿山研发中心徐州市物联网产业研发中心二O一一年一月1项目概述物联网的概念有许多,2010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附录中给出的物联网解释比较具有权威性。中国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邬贺铨院士对这个物联网的概念又进一步做了修正:“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需要联网的物品与网络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网络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应用”。这个概念不特意指明国际互联网,明确提出是需要联网的物体,同时强调物联网是网络的延伸和扩展应用。这就非常清楚地将行业应用涵盖在物联网内,更为适合当前物联网的发展。感知矿山物联网主要就是依据这个概念来进行设计和规划的。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目前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煤炭约占73%。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煤炭仍会占中国能源消费的50%以上,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将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不会改变。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本应占有优势,但由于我低,井下用人多,生产安全监控系统采用的技术比较落后,功能单一,再加上管理等因素,使得生产成本高,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百万吨死亡率大大高于世界主要产煤,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随着国家对矿山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矿山企业在各种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方面的投入逐年加大,对保证矿山的安全和正常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目前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下,无法根除各种安全隐患,矿山灾害时有发生。现有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由于生产厂商和系统建设时期不同,各个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和接入技术,系统之间的数据结构差异很大,呈现多源性和异构性。由于矿山开采的对象——矿床是分布于三维地理空间、并随着开采进程不断变化着的地质实体,矿山安全生产的一切过程都离不开三维空间,无论是矿层、构造等地质实体,还是纵横交错的井下巷道系统和各种监测监控信息都具有空间属性。不仅如此,矿山生产活动又是始终处于一种随时间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之中,所以反映其实际状态的各种数据,如果得不到有效集成,就只能形成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同时探测同一地质实体的多数系统只能对其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简单转换、存储、显示和打印,而面向同一地质实体同时探测到的多源信息往往得不到有效地综合利用,更谈不上有效地为煤矿安全提供决策依据。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和赋存地质条件的恶化,使得深部煤炭开采的力学环境、岩体组织结构、基本力学行为特征和工程响应与浅部明显不同,导致冲击矿压、顶板大面积来压和采空区失稳等动力灾害事故明显增加,已对深部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造成严重威胁。在重大灾害的预测方面,缺少实时、在线、连续的监测预警装备。“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分开。对煤矿安全生产而言,在“物联网”时代,瓦斯、CO等各类传感器、电缆、电气机械设备、钢筋混凝土等等,所有这些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基于物联网络可以对煤矿复杂环境下生产系统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更加实时有效的协同管理和控制。物联网概念为建立煤矿安全生产与预警救援新体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煤矿生产中人员安全环境的感知问题,解决矿山灾害状况的预测预报、减少或避免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解决安全生产的智能控制;矿山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潮流以及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形成产业标准等。这都是感知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2感知矿山物联网总体目标与特征作为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感知矿山”是通过各种感知、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实现对真实矿山整体及相关现象的可视化、数字化及智慧化。其总体目标是:将矿山地理、地质、矿山建设、矿山生产、安全管理、产品加工与运销、矿山生态等综合信息全面数字化,将感知技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智能计算、现代控制技术、现代信息管理等与现代采矿及矿物加工技术紧密相结合,构成矿山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联的网络,动态详尽地描述并控制矿山安全生产与运营的全过程。以高效、安全、绿色开采为目标,保证矿山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保证矿山自然环境的生态稳定。近些年在矿山提出过许多概念,如数字矿山、矿山综合自动化、信息化矿山、智能矿山等,而“感知矿山”是在综合了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全面、动态、详尽地描述真实矿山。比如说,在开始提数字矿山时,要花很大的精力去解释数字矿山与地理信息系统不同,是要将矿山生产过程、矿山安全信息集成在内的;在开始实施矿山综合自动化时,又在花时间去解释要有统一的网络平台和数据平台,地理信息系统也是综合自动化中的一个
物联网矿山工程方案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