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律师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前言律师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师工作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律师业发展,不仅是优化我市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更是推进依法治市、维护司法公正、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为推进我市律师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律师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根据党的十七大“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浙江省司法行政工作“十二五”时期规划纲要》以及《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根据我市律师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总结我市律师业的优势与困境、机遇与挑战,根据律师业的政治要求与职业性质,提出我市律师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制定主要工作任务以及促进律师业发展的措施。本规划是我市‘十二五’期间律师业发展的纲领性、战略性文件,是我市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制订和实施律师业发展年度计划、行业规则和实施细则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重要依据。本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一、现实基础(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市律师工作紧紧围绕“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这一主题,以深入开展律师队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诚信服务先锋”等活动为契机,以建立律师队伍长效机制为目标,以提高律师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改革发展和和谐稳定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我市律师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1、律师人数与执业机构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律师949人。其中,执业律师877人(专职律师839人、兼职律师38人),法律援助律师41人,公职律师31人。全市每十万人口中,。全市执业律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857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双学士7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律师33名,其中一级律师14名,二级律师19名;中共党员律师258人,民主党派律师61人,无党派律师558人(其中无党派代表21人);男性律师650人,女性律师227人。全市律师所共聘用律师业务辅助人员和行政人员408人,其中实习律师超过170人。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有律师所72家。其中,合伙制律师所51家,个人律师所21家;住所地在温州市区的37家,在各县(市)的35家;执业律师20名以下的57家,20名以上的15家。2、律师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律师围绕中心积极开展法律服务,通过“百名律师送法进千村”、“法律体检”等活动,将法律服务延伸到社区、乡村、企业等基层单位,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服务需求。“十一五”期间,全市律师办理各类诉讼案件达110430件(其中:刑事案件21805件,民商事案件82994件,行政案件5631件),承办各类非诉讼法律事务9003件,解答法律咨询和代写法律文书106529人次,,其中,2010年全市律师担任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法律顾问3566家,企业聘请法律顾问率为3%,收费总额为3亿元。此外,80多名律师担任温州仲裁委和温州市土地承包仲裁委仲裁员,参与办理了超过80%的仲裁案件,我市律师已成为一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国家法律正确实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3、律师改革进一步深化。开展了公职律师试点工作,市政府法制办等15个政府职能部门中有31名公务员成为公职律师。律师执业机构结构发生变化,个人律师所发展迅速,“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办个人律师所20家。“两结合”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不断改善,行业管理得到加强。市律协实现了会长、副会长全部由执业律师担任的重大转变。4、律师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结合实际,建立《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百分制考核办法》、《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日常监督管理办法》、《县(市、区)司法局律师工作考核办法》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律师诚信档案,建立投诉律师案件查处中心,规范律师执业行为,律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健全。5、律师行业形象进一步提升。律师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有了新的提高,全市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广大律师热爱公益事业,主动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十一五”期间,,全市律师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超过6500件,为困难群众减免律师费超过2500万元。积极参与信访工作,为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解决信访问题的法律意见或建议,为信访群众进行释法解惑。举办“律师对话温州经济”系列电视论坛,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展示律师的专业形象。捐资60多万元在永嘉县黄南乡捐建了全省首个“温州律师希望小学”和“苍南律师希望学校”,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结对帮扶蔚然成风,全市律师长期坚持捐款捐物支援灾区重建和扶贫救困
温州律师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