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棋盘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的故事:棋盘街棋盘街之所以得此名,都说是因为街巷深处的民居纵横如棋盘。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历城县志?地域考》中最早出现了“棋盘街”的记载。在棋盘街社区改建前,是由很多四通八达的小街小巷组成的,如龙凤街、太平街等,现在还能找到一些历史的痕迹。而这其中最有特色的,还要数主街道棋盘街。在棋盘街上,找不到一条死胡同,街道之间相互连通,并且每条都能通到外面的大路,因为街道房屋分布得太整齐,太相似,一不小心就要迷路。这样平直整齐、排列有序的街道,像不像一个大大的棋盘?以前,棋盘街的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关帝庙。相传,这四位关老爷闲来无事,就以这整齐的街道当作天然的棋盘,连着下了几天几夜的棋……棋盘街可是济南的老街道,曾经遍布着古老建筑,白衣庵、兴隆庵、乐善堂、太公庙、昭忠祠、旗纛庙,这些名字或许很陌生,这六座古建筑,曾经都在棋盘街上。如今,它们大多早已不在,留下的只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如今,多数人知道棋盘街,却很少有人知道棋盘街上曾有六座古建筑。白衣庵是六座古建筑中目前仅存的一座,尽管它已残缺得只剩山门和大殿。沿棋盘街向南,在中段路东有一条很短的小巷子,巷子尽头便是白衣庵的门楼。现存的白衣庵中,保存着济南绝无仅有的门楼式无梁殿,无梁殿的殿顶完全由砖建成,没有一根大梁做支撑。这座明代修建的大殿,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雨,依旧伫立在棋盘街上。无梁殿最早出现于明代,如今,此建筑类型已十分罕见,东华街督城隍庙现存济南惟一一座三门洞无梁殿山门,而白衣庵的单门洞无梁殿山门亦算得上是济南绝无仅有的门楼类型了。山门典雅古朴,高5米,宽4米,进深3米。石基砖体,拱券门洞,悬山墙、顶覆小筒灰瓦。屋脊上有精美的砖雕,刻有二龙戏珠图案。其门楣上刻有“白衣庵”三字。院内古建筑多已坍塌,而这山门却历经数百年不倒,颇让人称奇。白衣庵曾几次重修,年代却有记载,分别是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和1941年。如今,尚未列入文保名单的白衣庵墙体已出现明显裂缝,屋顶瓦隙中都长出了灌木,亟待进行保护和修缮。据向当地的老人了解,过去白衣庵中住的是道士,而在北面与它相对的还有一座兴隆庵,住的是尼姑。兴隆庵位于棋盘街路东、白衣庵以北,正好与白衣庵相对。兴隆庵规模略小,名气也逊于白衣庵。有趣的是,白衣庵住道士,兴隆庵则住尼姑。两庵之间有一堵影壁墙,构成“两庵一影”的景观。据悉,兴隆庵已于数年前拆除,如今,在它的遗址上矗立着一座崭新的居民楼。除了白衣庵与兴隆庵,棋盘街上还有一些早已消失且不为人熟悉的古建筑。旧时有乐善堂,是专门救济穷人的地方,类似现在的慈善机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济南每到冬季都有一些慈善机构向穷人施舍米粥,而乐善堂就是其中一家。每到冬季,总有许多穷苦百姓在棋盘街上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待着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米粥。棋盘街上有太公庙,古书曾有记载,但其始建年代、何时消失不详。旧时此街上还有旗纛庙,每逢军队出征,都要在庙里祭祀军旗。除此之外,棋盘街

【探古寻幽】讲述济南老街巷故事:棋盘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