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综述.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综述中文文秘11**********杨梦晨一、摘要:唐代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进程中一个光辉灿烂的鼎盛期,诗歌代表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唐代诗歌创作空前繁荣,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古体、近体争奇斗艳,各种流派风格异彩纷呈,初、盛、中、晚各期都名家辈出。《全唐诗》共收录诗人两千余家,诗作近五万首。本文以时间为轴,分初、盛、中、晚四期梳理唐代诗歌发展脉络。二、关键词:综述唐代诗歌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三、正文(一背景文学植根于社会生活的土壤。唐代文学尤其诗歌空前昌隆,与唐代经济、文化、政治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政治上,唐(618—907继隋(581—618后,在汲取前朝速亡教训的同时,对文治长达百余年,唐朝渐至极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封建帝国。中、晚唐虽有战乱,却因开发南方,维护了南北交通,凭借前朝奠定的基础,经济和文化有一定的发展,王朝声名犹在。唐季濒亡的五六十年,诗人不少,成就不大。经济上繁荣稳定,与西域互通集市,海外贸易空前繁盛。文化上,强大的综合国力铸就了唐人恢弘的胸怀气度,对一直文化持有兼容的心态。国内各民族间文化融合保障。其次,思想领域儒、释、道并存。多元文化的碰撞与激荡,对文人认知结构和创作心理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后,科举制度为庶族人士和寒门弟子入仕提供了机会,朝野以诗赋取士,有力地激发了天下士子研究诗文的积极性。(二初唐诗歌初唐前三四十年,诗坛梁陈宫掖之风仍较强劲,后五十年“四杰”、沈宋、陈子昂继起,对诗歌形式美不断探索的结果使律诗定型,而对六朝文风的深入批判,则使风骨逐渐复归。贞观年间诗歌创作以唐太宗为核心,虞世南、魏征等宫廷文人怎是他的羽翼,他们的文学主张和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导向作用。而归隐田园的王绩却跳出宫廷牢笼,开拓笔底一片新天地的作家。王绩诗歌今存诗五十余首,多写蛰居乡里的隐姿逸态,如《野望》、《田园》、《过家酒》等。《野望》一首朴素真切、颇具田园风味,“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中出现的田园隐士,外观悠闲自适,内心却孤独苦闷。王绩常以阮、陶自况,仅是寻求寄托,如“阮籍生涯懒,嵇康意气疏”。但诗风远不如阮籍深刻尖锐,其突出贡献就是以平淡疏野的诗文风格自拔于宫廷文学之外。初唐四杰说法最早现于唐中宗时《骆宾王文集序》,四人为王勃、杨炯、卢照龄、骆宾王。各人各有特色“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龄清藻,宾王坦易”。亦有共通,他们出身庶族,始终蹉跎官场,屡遭打击,结局悲惨。他们却举起反潮流的旗帜,自觉创新,力图摆脱齐梁诗风,写出声律、风骨兼备的诗篇。王勃诗中描绘自然风光的写景诗和表达羁旅思乡、赠别怀人的抒情诗较为成功。《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为五律精品,“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杨炯从现存诗歌看,四杰中成就最低,几首写边塞题材的五律倒有些特色。其中《从军行》久为传诵,“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作语言遒健、色调壮美,写书生渴望投笔从戎、抗敌御侮、建立功业来实现人生价值,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读书人的精神境界和社会责任感。卢照邻生命的悲剧使诗文充满对疾病的无奈,与仕途坎坷的悲愤。七言诗行成就最著,《长安古意》是最辉煌的一篇,反映了初唐诗人用骈赋特点改造歌行体,以实现诗体革新。内容貌似宫体诗,实则由宫廷生活入手,揭露统治集团的奢靡、内部倾轧,深度非宫体诗可比。骆宾王在四杰中存诗最多。内容上,咏物诗、边塞诗都不错,如《在狱咏蝉》,借蝉自咏,抒发遭谗获罪、身陷囹圄的不幸和悲怨。形式手法上,比兴、用典纯熟无形;歌行体是骆诗的亮点。《帝京篇》与卢照邻《长安古意》并称初唐歌行双璧。四杰诗歌是汉魏六朝诗与盛唐诗之间的关键链环。他们的独特贡献简要可归为三点:第一,积极拓展诗歌创作题材,为诗的表现领域打开了新天地。卢、骆题材从宫廷走向市井,王、杨五律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第二,诗情诗境转为饱满乐观、昂扬进取。更有时代热情。第三,继承和发扬了前人艺术经验,竭力探求诗歌形式。卢、骆发展歌行体,王、杨建设五律,促其定型。陈子昂踵武四杰,于高宗调露(679年间到睿宗景云(710中,肩负起开启一代诗风的历史重任,活跃于文坛之上,力倡革新理论,扫荡浮靡余习,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从根本上抛弃了宫体,继承《诗经》、《楚辞》等托物寄意的比兴手法,如幽兰、修竹、翡翠、白鸥等都被赋予新的生命。他还吸取建安文学的美质,形成雄浑刚健与沉郁幽婉共存的风格。他无愧是一位树立唐音丰碑的奠基人。(三盛唐诗歌公元八世纪的前五十多年,是唐王朝的鼎盛期,也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光彩夺目的黄金年代。在这短短几十年里,文苑诗林名家辈出,群芳竞

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