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主招生名词解释.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翘尾解释“翘尾”因素(carryovereffects),是指上期物价变动因素对下期价格指数的延伸影响。“翘尾”主要是指上年年末的上涨因素,对第二年的影响。又称翘尾因素、翘尾效应等等。其中的“尾”是指年末,“翘”是指上升的曲线。比如,某年前若干个月都是较平滑的曲线,而到年终这条曲线突然上升了。这种现象就叫“翘尾”。需要说明的是,各种统计和财务报表都是以年为单位的,而经济运行并不受日历年份影响,因此这种“翘尾”现象,必然会影响到第二年的经济运行。特别是年底物价上涨、股市行情上升等,翘尾现象比较明显。翘尾种类正翘尾因素中国通常使用的价格指数多按年距环比计算,即年度价格指数按该年12个月的平均价格与上年12个月的平均价格来比较计算,各月的价格指数也以上年同月为基期计算。如果一年中价格总水平一直上涨,并且前半年物价水平低,后半年物价水平高,全年平均价格水平将高于前半年而低于后半年。即使下一年物价维持上年末的水平,全年价格水平还是上升的。因为作为基期的上年前半年各月价格水平或全年平均价格水平都低于后半年。上年后半年物价上涨对下年价格指数的影响就叫作物价上涨中的翘尾因素。上年价格水平逐月上升,影响下年物价指数一定程度上升,称正翘尾因素。负翘尾因素上年价格水平逐月下降,影响下年物价指数下降,称负翘尾因素。一般说来,上年调高价格的时间早,则对下年指数的翘尾影响小;而上年调高价格的时间晚,则对下年指数的翘尾影响大。上年调价幅度愈大,时间愈晚,翘尾影响就会愈加明显。[1]翘尾因素影响举例"翘尾"因素,(carryovereffects),也称滞后影响,是计算同比价格指数中独有的、上年商品价格上涨对下一年价格指数的影响部分。,7月份上涨到1元,一直到1996年12月份均保持同一价格,虽然1996年价格保持稳定,但计算出来的1996年前6个月的同比价格指数却为200%,表明价格上涨一倍,这就是这一商品价格指数中的"翘尾"因素,是上年7月份价格上涨对下一年上半年价格指数的滞后影响。"翘尾"因素的计算方法很多,但由于每年进行权数调整和部分代表规格品的更换,不同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计算结果。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的计量单位是百分点。徐明德:政治经济学重要名词解释大全政治经济学考试得高分的要点在于必须熟练掌握一些关键词(最好能背诵并理解)。为方便大家复习,现把一些重要的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陈列如下:劳动价值论:(1)、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3)、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4)、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即死劳动,只是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生产力: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3、产品分配形式。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的生产效率,常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经济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经法律确认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该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又被称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或基本经济制度,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性质。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经济运行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体制。它决定着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基础上应该怎样从事经济活动和在怎样的相互关系下从事经济活动。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经济: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到共产主义阶段,其会消亡。货币流通速度: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如:1元货币1月内平均执行4次流通手段或支付手段的职能,就起了4元货币的作用。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则越多。使用价值:物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

自主招生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5
  • 文件大小95 KB
  • 时间2019-12-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