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职场,总要面对同事、客户与主管的许多要求。有时碍于公司规定或是工作负荷,必须拒绝那些不合理的要求。但是,习惯于中庸之道的中国人,在拒绝别人时很容易发生一些心理障碍,这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同时,也与当今社会中的某些从众心理有关。不敢和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人,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就得戴着“假面具”生活,活得很累,而又丢失了自我,但又因为难于摆脱这种“无力拒绝症”,而自责、自卑。 其实,学会拒绝的艺术并不难,我们先来对日常工作中“不合理的现象”进行归类,通过列举真实的情景案例,进而对案例背后的真正原因进行分析,然后给出客观实用的解决方案。上级对下级有问必答传统的管理观念是上司一定要比下属有能力,所以,很多管理者生怕下属认为自己能力低、不称职,因此事无巨细尽量满足下属的请求,从而求得下属的依赖,殊不知,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的情形:你的一位下属在公司办公室的走廊与你不期而遇,下属忙停下脚步:“哎呀,老板,好不容易碰上你了。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向你请示一下该怎么办。”接下来,他如此这般将问题汇报一番。尽管你有事在身,但还是不太好意思让这急切想把事情办好的下属失望。你非常认真地听着,可实际上你也是心急如焚,因为你也有很重要的事务要处……几分钟后,你看了看手表:“噢,不好意思,我现在正有急事处理。这个问题,看来我一时半会儿答复不了你。这样吧!让我考虑一下,过两天再给你回复好不好?”你赶忙离开,不知不觉中也背上了一个重重的心理包袱。两天后,下属如约打来电话:“老板,前两天向你请示的问题,你看我该怎么办?”忙乱中,你想了一下,才记起他讲的是哪一件事。“哦,实在不好意思。这两天我特别忙,还没有顾得上考虑这个问题,你再过几天来看看,好吗?”“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下属非常能体谅你。一周之后,你又接到他的电话。不等他开口,你已经感到十分歉意,并再一次请求下属“宽限”几日……此刻,你似乎有些焦头烂额,因为现在你的内心已满是内疚,你不知不觉已成为问题的真正中心……不要“问答题”,只要“选择题”。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把前面的案例改一下:有一天,你的一位下属在公司办公室的走廊里与你不期而遇,下属忙停下脚步:“哎呀,老板,好不容易终于碰上你了。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向你请示该怎么办。”接下来,他如此这般将问题汇报一番……你一直在认真倾听,并不时点头,几分钟后,你对他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问题,很想先听听他的意见,并问:“你觉得该怎么办?”“老板,我就是因为想不出办法,才不得不向你求援的呀。”“不会吧,你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你看了看手表,“这样吧,这件事我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更好的主意,我现在正好有急事,不如这样,明天下午四点后我有一点点空,到时你先拿几个解决方案来一起讨论讨论。”告别前,你还没有忘记补充一句:“你不是刚刚受过‘头脑风暴’训练吗?实在想不出,找几个搭档来一次‘头脑风暴’,明天我等你们的解决方案。”第二天,下属如约前来。从他的表情看得出,他似乎胸有成竹:“老板,按照你的指点,我们已有了5个觉得都还可以的方案,只是不知道哪一个更好,现在就是请您拍板了。”即使你一眼就已看出哪一个更好,此时不要急着帮他作决定。否则,以后他对你依然会有依赖的习惯,或者万一事情没办好,他一定还是会说:“老板,这不能怪我,我都是按照你的意见去办的。”某公司的两个车间主任争吵
学会说不培训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