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磊《送别》与唐代送别诗的意境摘要,韩磊在“我是歌手”第二季舞台上演唱的《送别》,从歌词编排和演唱两方面都意在表达对于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别的态度。其表演明显可分为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正好与唐代送别诗的四种意境暗合,黯然销魂、深情祝福、豪放开朗、哲理深远。这样一种暗合,一方面可以提醒文学研究者进一步挖掘中国古典诗词所固有的韵味,并通过艺术的方式传达出来。另一方面,可以为艺术创作,包括音乐创作,提供一种启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古典诗词时至今日仍然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关键词,韩磊,我是歌手,《送别》,唐代送别诗作者简介,王红丽,-,女,汉族,山西临汾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03一、对韩磊演唱的《送别》的分析李叔同作词的《送别》,是首流传很广的歌曲,其歌词有许多个版本。到底哪一个版本最为标准准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要论述的是在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二季的舞台上,韩磊演唱时的这个版本,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从歌词来看,明显化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长亭、古道乃送别之所,芳草写离愁,是古诗中惯用的表达方式,连天的碧草,无处不在细碎浓密且生命力顽强,正如离愁,柳谐留,是古人送别时表达惜别之情的最佳象征物,清冷的晚风、不成调的凄凉的笛声、即将落山的夕阳,无一不在渲染离别时浓浓的愁绪。[1]由景及人,天南海北的朋友零落过半,人生之事,欢聚难得且短暂,离别常在且长久。虽则浓浓的离情仍在,且离别不可避免,但是人们的心中仍然时时存有对于重聚的期待。虽则知交零落,生命有限,但聚时欣然,别时淡然,正是人生应有之义。[2]从韩磊的演唱来说,歌曲分成四个乐段,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韩磊用演唱表达了对于人生中的送别的态度。韩磊的演唱明显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由第一二乐段组成,音乐起伏平缓,借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意象,衬托出寂静冷落的气氛,“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情感处理方面,韩磊很好地运用了弱声演唱的技巧,听觉上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与一般意义上离别的黯然销魂非常吻合。听后,给人一种悲伤压抑的情绪第二层次由第三四乐段组成,第三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恰当地表现了对于友人再聚的一种期盼。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强度稍有加强,虽然声音仍然较低,但是有些字的发音上,已经放开了。情感也平和了许多。歌声中对于离别有淡然的接受,对于相聚有深情的盼望第三层次是第三四乐段的第一次重复,以高八度的“啦,,,”代替第三乐段的歌词,然后再唱高八度的第四乐段“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韩磊《送别》与唐代送别诗的意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