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振华学校发展报告回想起6年前第一批318名学生刚来学校的情景,振华学校校长王刚飞感触颇深。由于当时办学条件差,在与家长交谈中不难看出他们对振华学校寄予期望的同时还搀杂着几分担忧。如今,振华学校已发展了三所分校,在校学生1500多名学生,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说起学校快速发展的要领,首先要弄清一个问题,在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孩子读书不但不交钱,而且享受两免一补,家长为什么每学期要花上几千元钱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读书?这是因为学校紧紧围绕:责任、教师、育人和课改,狠把质量关,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2003年秋天,第一批学生走进了振华学校,通过摸底测试发现学生基础差,比如在语文基础方面的拼音不过关,汉字的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都不懂,识字量极少进而影响到谴词造句和写作能力;在数学方面计算(心算、口算、笔算)能力低,底子薄。通过观察还发现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与学校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振华学校校长王刚飞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优秀人才的培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通过教育为学生打造上佳的底座,让每个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该校校长王刚飞的倡导下,学校德育处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个人发展档案,对学生的行为、学时对学生脾性、品质、性格的了解,通过师生谈心、晨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和养成教育;围绕“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不同主题,学校还经常组织读书比赛、演讲比赛、爱心教育等活动,为学生种下一颗有良知、有责任的种子。教育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牢记和理解振华学校校名的深刻含义:振华——振兴中华,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浑然不可分割,时代需要有责任感、有良知和有骨气的人„„学校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为最终目的。因为如果不懂得做人,学的知识越多却反而成为社会进步的最大反拉力者,要学会1做人首先必须从亲情入手,尊敬父母、孝敬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感恩。将感恩教育的理念一点一滴渗透到孩子的心灵深处,深刻地懂得了感谢父母,并将这种感恩转变成加倍学习的动力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学校以活动育人的理念,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阔孩子们的视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刚开始也有许多教师不理解,认为活动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可时间一长,老师们放心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会主动要求上进,学习动力一增加,学习效率就明显提高,也就弥补了“耽误的时间”。刚进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而家长又望子成龙的心切,如何才能转变这些人们眼中的“差生”呢?振华学校决定进行教学改革,实行小班制,每班30名,根据因材施教的思想,把学生按基础编成A、B、C三个层次的班级,实施分层教学。A层班级除认真落实教学大纲之外,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提高;B层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适时加宽内容;C层打牢基础,查漏补缺,确保完成教学大纲的全部要求。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三个层次之间进行流动,依照个人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分层教学完成之后,学校又进一步实行了课堂授课改革。我校在课堂授课上大胆创新,并逐步探索出了“引动导探、自主合作、建构运用”的授课模式,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诱导学生在积极的探究中学习,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和全面思考的能力。当新课改进行
万宁振华学校发展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