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某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新型管理模式调查报告模板.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某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新型管理模式调查报告走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之路——山东省平原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新型管理模式调查报告高红骆伟在大力推行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粗放问题正在逐步引起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2006年以来,平原县积极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的新型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集体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其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推广。一、平原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新型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平原县地处鲁西北黄河冲击平原、山东省西北部,辖区内共有13个乡镇、街区,876个村庄,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其中农业人口约37万人,占总人口的83%;,占土地总面积的9%。2006年初,按照市、县两级政府关于开展农村宅基地专项集中整治工作的部署,平原县国土资源局会同乡镇就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利用现象极其严重,土地利用潜力巨大:1、闲置土地比重大:,是方米),经调查全县共有宅基地122000多处,占地面积3667公顷,仅占居民点用地总面积的38%。2、宅基地面积普遍超标:宅基地处均面积300平方米,是《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最高标准(每处264平方米);3、“一户多宅”率较高:经过对全县10个乡镇的100个村庄的调查,共有宅基地17262处,其中属于“一户多宅”的为1256处,%。经粗略统计全县居民点内的闲散地、农宅超面积、“一户多宅”三项合计面积约为2000公顷,是目前宅基地年批放量的15倍,如果搞好村庄内部挖潜,可避免村庄外延,节约大量的可耕地。同时,土地利用的粗放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空闲地少数人占有,使多数符合条件需要宅基的户无法安排;或者是安排后,引发农户之间的纠纷;残垣断壁得不到清理,村庄建设杂乱无章;“空心村”现象普遍存在,村庄规模扩大,占用了大量耕地,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等。通过调查、分析和算帐对比,平原县国土资源管理人员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只管好宅基地审批的层次,而应把视角放到对农村居民点全方位统筹管理的角度,把做好居民点内部挖潜、发挥其最大利用效益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土资源局的建议下,县政府统一指挥,相关部门、乡村基层组织积极参与,自2006年以来,该县从试点到全面运行,一种新型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模式逐渐在农村铺开、被农户接受。二、新型管理模式的主要做法1、对居民点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建档造册,以规范管理促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以前,也就是说平原县只有38%的居民点用地有档可查,而其余土地的利用状况游离于依法管理之外,必然导致某些村民乱枪滥占、村庄建设杂乱无章。近年来,农村宅基地纠纷引发的上访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空闲地被少数人占有,使多数符合条件需要宅基的农户无法安排,或者是安排后,引发农户之间的纠纷。平原县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村内宅基地、闲散地等各土地利用类型建档立册,并合理划分功能区,按规划、按计划审批,杜绝了对村内集体土地你争我抢的混乱局面,以规范管理促土地节约、集约利用。2、对多占的宅基地实行有偿使用,以促进农民节约、集约使用土地的意识和行为。农民节约、集约使用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

某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新型管理模式调查报告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9-12-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