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亚杰的生平二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三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启示第一节生平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最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生于瑞士纳沙特尔。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位心理学家”之一。第一节皮亚杰的生平学术背景:生物学皮亚杰早年学习生物学,1915年和1918年分别在瑞士纳沙特尔大学获生物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其毕生的工作就是试图用生物学观点来解释认识论问题。学术兴趣:(1)生物学——心理学——认识论(2)生物学、认识论、物理学、数学、心理学、控制论等学科的交叉。(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二)前运算阶段(2~7岁)(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第二节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皮亚杰以运算为标志,把从婴儿到青春期的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虽然每个发展阶段有着本质的不同,但人的身心发展总体上表现出连续性、阶段性、结构性、次序不变性和交叉性等特征,每一段的具体特征和发展成就如下表所示:阶段特征发展成就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语言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1)客体永恒性。(2)目标定向行为。前运算阶段(2~7岁)(1)具体形象性;(2)思维的不可逆性;(3)尚未获得物体守恒概念;(4)自我中心主义(1)动作图式符号化。(2)语言迅猛发展。具体运算阶段(7~11虽岁)掌握了一定的逻辑运算能力,但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务的支持(1)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2)去自我中心主义(3)进行群集运算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思维不依赖于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1)假设演绎推理(2)青春期自我中心儿童思维发展已接近成人水平(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他最初的感觉动作是笼统含糊,缺乏精确性和协调性的,也分辩不清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开始意识到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有了客体恒常性概念,思维也开始萌芽。在婴儿早期,如用布幕将其面前的玩具遮挡住,他不会寻找;原因是他的图式尚缺乏对具体实物形成心像表征的功能。换言之,对几个月的婴儿来说,看不见的东西是不存在的。稍长及至一岁左右的婴儿,对滚入床下而看不见的皮球,他会继续寻找。这表示皮球之物体虽在眼前消失,而留在他心中的符号性的心像,却仍然存在。显然,物体的形象之所以能够永存在婴儿的图式之中,这表示婴儿末期已开始从具体实物中学到抽象的概念。接近两岁的婴儿,他不仅能当场模仿人或动物的动作,而且还能在事后凭记忆去模仿这些动作。像此种仅凭事后记忆就能模仿出来的能力,称为延后的模仿。但是,这一过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它是一个逐渐过度的过程,因此皮亚杰又把本阶段划分为以下六个分阶段:反射练习期(出生~1个月)习惯动作时期(1~4、5月)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4、5~9个月)手段与目的的分化并协调期(9~11、12个月)尝试错误期(1~)客体永恒性(~2岁)
课题名称模版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