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市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03°43′—104°27′,北纬23°06′—23°44′之间,北回归线横穿县境,东北部与砚山县接壤,南部与马关县毗邻,东南部与西畴县相接,西部与红河州蒙自县连接,并与屏边县一河(那么果河)相隔。目录文山风光(20张)文山市,原名文山县,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决定撤销文山县,设立文山市。撤县设市后,原文山县行政范围为文山市的行政区域,隶属关系不变。位置面积城市建设开化镇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文山市党委、政府驻地,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全市东西横跨63公里,南北纵跨66公里,。,最低海拔618米。地理位置优越,北上省会昆明市333公里,东至广西南宁市676公里,南下国家级二类口岸船头128公里、河口口岸169公里,西至红河州蒙自县城129公里,四周均有公路干线,交通状况良好。2009年末,,,%,%。历史沿革文山夜景(9张)文山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较早就有人类居住,建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置郡县时就已纳入牂牁郡,进桑二县辖地。到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另设贲古县时,县境西部归属贲古县。东南部为梦都、进桑二县地。县名从《易经》的“贲”和“大畜”二卦推演而得,即“取诸贲而得文之源,取大畜而知山之固”,改名文山县。清雍正八年(1730年)裁开化通判,设文山县,属开化府,辖区为开化府所设开化、永平、安南、王弄、东安、乐龙、逢春、江那八里,后从乐龙分新现共九里,里下设甲、牌,均属原三长官司所属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改马白同知为安平厅,分管逢春、永平、东安三里,文山县辖六里。民国1年(1912年)成立县公署,2年(1913年)划分南区设靖边行政区。1914年复名文山县。2010年12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文山县,设立文山市(县级),以原文山县的行政区域为文山市的行政区域。文山市人民政府驻开化镇。市内人杰地灵,著名作家、翻译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教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楚图南,就是这块土地上哺育出的杰出人物。行政区划文山州图书馆2009年,全市辖开化、古木、平坝、马塘、德厚、小街、追栗街、薄竹8个镇及新街、喜古、东山、柳井、坝心、秉烈、红甸7个乡,其中:东山、柳井、坝心、秉烈为彝族乡,红甸为回族乡。全市15个乡(镇)下设137个村民委员会(社区),其中:社区16个,村民委员会121个;自然村1045个,村(居)民小组1563个。人口民族文山三七园2009年末,全市总户数109622户,总人口454912人,比上年增加3883人,%,‰,其中:农业人口340818人;非农业人口114094人。全市有汉、壮、苗、彝、回、傣等12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244686人,%。人口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城填人口比较集中,坝区人口密度高于半山区,半山区又高于山区,高寒山区地广人稀。地形地貌文山田野市内地形地貌属滇东南岩溶山区,地形复杂,喀斯特岩溶地貌突出,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峦连绵起伏,河谷、沟壑纵横交错。西部有薄竹山、连云
文山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