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节能策略在南京南站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对南京南站主站房的负荷特点及室内空调通风方案的设计分析,采用模拟软件进行辅助设计,并对自然通风系统和空调通风系统进行设计优化。提出既满足节能又满足室内舒适性的合理的设计方案,大大的节约了空调能耗,对节能减排有重大意义。关键词:自然通风舒适节能模拟设计空调能耗绪言在我国建筑能耗中,公共建筑能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我方米70kwh〜130kwh,是住宅的10〜20倍,是建筑能耗的高密度领域。南京南站作为大型的交通枢纽建筑,在城市建筑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节能技术要求高,节能潜力大等特点。本文主要以南京南站主站房候车大厅和出站大厅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口然通风系统及空调通风系统进行设计优化分析,使制冷机在低负荷率条件下工作的时间变短,大大的节约了空调能耗。同时,通过模拟手段对候车层天窗的热辐射特性进行舒适性分析,综合考虑建筑采光效果,确保屋顶天窗的选取的合理性。经过与建筑师多方面的密切配合,使得南京南站主站房既能满足建筑效果的美观,又能保证舒适与节能策略得以合理的应用。背景特点随着公共建筑能耗的逐年递增,大空间的公共建筑的能耗更是增长惊人。南京南站作为交通枢纽其自身具有空间大、人员流动大、照明系统复杂、玻璃面积比较大、车站出入口的门开启频率高、变化多等特点,其空调系统的能耗较大,超过整体能耗的50%。因此,如何降低空调能耗对整个南京南站的节能有着重要作用,在满足节能的前提下又不能牺牲室内舒适性,这就对暖通空调专业提出要求。站房通风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南京南站的楼层概况如下:首层()为出站层,二层()为站台层,三层()为高架候车层,地下层(-)包括地铁站厅层、设备用房及地下商业等。在通风的优化设计中主要针对出站层和候车层。1无组织渗透风量的确定由于车站交通建筑候车大厅外门频繁开启的特点及部分空间不封闭等特性,其无组织的渗透风量不仅关系着自然通风系统的效果,更对空调实际负荷值影响甚人,影响空调设备的实际选型及室内的舒适性。目前关于渗透风对建筑能耗影响的认识更多地是來自定性分析,设计人员无法准确确定渗透风对建筑内环境的影响程度。而在本项目设计过程中,首次对无组织渗风量进行了合理量化计算,采用cfd与多区域网络模型结合的方法,经过对2000多个工况的模拟,归纳整理得到出站层和候车层在不同温度和风速条件卜的八个风向的拟合公式,并将其置入dest模拟软件中进行迭代计算,进而得出全年8760小时逐时渗透风量,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对无组织渗风量的合理量化计算,保证了对通风系统模拟的准确性,为通风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出站层通风系统的选择与设计首层出站大厅位于铁路站台下方,形成巨大的阴影区,太阳辐射的热量极小,其通过东西各15个站台通道与外界相通,属于一半开敞的室外空间,•且出站大厅不属于铁路站房的付费区域,乘客在此处只做短暂停留,室内热舒适度要求并不高。但出站大厅人员稠密,内部发热量较大,如缺乏必要的通风空调系统。无法处理室内余热,将严重影响室内的舒适性。由于出站大厅受层高所限,缺少形成大规模热压通风的条件,如仅依靠以风压主导的自然通风,其通风效果缺乏稳定性,当室外风速很小吋,可能无法带走室内余
舒适节能策略在南京南站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