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智永楷书千字文课题.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智永楷书千字文课题智永楷书千字文技法讲解讲解人:毕云扬第一讲:笔法训练一、文房四宝的认识二、如何执笔三、线条训练1、笔肚画线与笔尖画线2、中锋与侧锋3、露锋与出锋4、提按与粗细5、手腕的运动训练6、手指的运动训练四、笔毫的运动方式1、直入法与切入法2、侧入转中锋3、几种收笔的方式4、翻笔5、圆转6、折笔第二讲:智永千字文八个基本笔画训练横、竖、折、撇、捺、点、钩、提第三讲:笔画归类与分析(拓展训练):如何读贴与临帖第五讲:集字联句创作一、文房四宝的认识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的。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学习书法不但是工具要选择好,而且要选择与古人性能相近的工具。一、笔:古人对笔有不同的称呼,特别在战国时期,如楚国称“聿”,吴国称“不律”,燕国称“弗”,只有秦国称做“笔”。秦始皇统一了列国,才在全国范围毛笔是由笔杆、笔头、笔套三部分组成,其中笔头最为关键,决定了毛笔性能的优劣。古人比喻好的毛笔具备“尖、齐、圆、健”四德。也是判断毛笔好坏的四个标准,?尖: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齐: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圆: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健:即笔腰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透”、“亮”,要“一点如漆”、“湛入小儿目睛”。初学者可选用厂家生产好的墨汁,因为实惠、方便。三|、纸:上古无纸,直接书刻在兽骨、金石之上。汉以后,纸张才逐渐推广,多为麻纸张,唐宋以后都用宣纸,清人多用生宣。初学,临摹可用毛边纸或元书纸,写作品可用半生熟的宣纸。四、砚:俗称砚台,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古代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二、如何执笔“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古人在讲授书法时,先教授握管执笔的方法,这对于初学者相当重要。初学者尤如处子,“法乎其上”,受益终身;反之,入手不高,养成一种习气,终生难有作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代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单钩执笔法写毛笔字,与现在拿钢笔写字相似(如下图)。因为唐以前古代人都盘膝而坐,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案几,因为案几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宋代大书家苏东坡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1)五指执笔法:也称“双苞法”。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初学者建议学习此法。(2)拨镫法:也称“单苞法”。“镫”作灯,譬喻执笔运指如挑拨灯芯。它的基本要领是“推、拖、捻、拽”。这种执笔方法的传承大致为:卫夫人并钟繇、二王,传授与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陆希声、李后主(煜)等。因宋以后广泛因使用高桌椅,大多沿用双钩法至今。掌心虚而宽怎样才能做到虚而宽,我这里提出两点供参考:(1)基本以指尖(手指前面一截)把笔(特别在坐着书写的时候)。(2)拇指与笔杆大致形成90度角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高执笔或低执笔。一般而言,写大字执笔是相对高一些的,取其纵横自如。特别是高执笔易写出翻笔。但执笔高之后,书写速度会变慢,以意韵胜。但不能一概而论,如当代书法家林散之、孙伯翔等都是低执笔的。执笔低,书写速度会迅疾一些。所以高或低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平时当多调整和尝试。三、线条训练1、笔尖画线与笔肚画线在汉字书写过程中,不论哪种书体的哪种笔画都是由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来完成。作为初学者,一开始就要培养起强烈的运笔三过程意识。笔尖画线图解笔肚画线图解2、中锋与侧锋中锋行笔:当毛笔在纸上运行时,笔尖在笔画的正中间,笔毫在纸上跪行,笔尖对着毛笔运行的反方向。这种运笔方法就叫中锋行笔。(1)中锋训练中锋画横竖图解中鋒分兩大類,一類是鋪毫,接近于刷,好處是硬、挺,不好處是薄、脆,容易折斷的感覺。另一類是裹鋒,筆尖在中間的。(2)侧锋训练毛笔的主锋不在点画的中心线上,而是偏在一边。偏锋时毛笔最长的几根笔毫侧向笔画的一面,容易产生笔画一边光一边毛的弊病,侧锋画横图解侧锋画竖图解3、露锋与出锋毛笔入纸时,使笔尖的痕迹直接显露出来。在收笔时,笔尖直接送出纸面,露出笔尖的痕迹。在出锋时,力要送到笔端。4、提按与粗细提按是决定笔画粗细最主要的方法。一般地,提按往往是和用锋的藏露以及中锋行笔等同时运用的。提笔也可叫收毫、敛锋,按笔也可以叫铺毫。5

智永楷书千字文课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