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如何选择治疗方案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异常(IGT),如何选择治疗方案,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都有明显增加。以美国为例,从1990年到2001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了61%,2005年糖尿病患者达2100万。2型糖尿病发生的增加,和超重、肥胖、体育活动减少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通过遗传易感性,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同时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下降,血糖升高。高血糖状态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有关。从糖尿病的前期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进展到典型的糖尿病,可能需要经过好多年的时间。有数据显示,大约70%的IFG和IGT患者,最终都会进展为糖尿病。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防止糖尿病前期状态进展为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医学研究课题。从1997年到2006年,已有6项临床研究,来评价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能否预防或推迟糖尿病的出现。所有临床试验的结果都显示,这些干预措施,可使糖尿病的发生率下降25%-60%。其中,减轻体重和增加体育运动,或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使糖尿病发生率下降60%。现在的问题是,是否应该向每一个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异常(IGT)的患者都推荐生活方式和药物的干预治疗,如果不是,那么,哪些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呢,IFG和IGT的定义IFG是指,空腹血糖在100,126mg/dL,而IGT是指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在140,200mg/dL。这两种糖代谢异常情况,可单独出现,也可重叠出现。很显然,根据定义,这两个疾病状态包含了两个不同的人群。IFG和IGT的发生率不一样。美国的临床数据显示,在成人中,前者约为26%,后者约为15%。这两个数据在将来都会有所增加。不同种族、性别和年龄,这两种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都有差异。例如,女性IGT的发生率高于男性。观察研究显示,在3,5年后,约25%的糖代谢异常患者,进展为糖尿病,50%患者保持在原来的血糖水平,还有25%的患者,血糖水平可恢复到正常状态。那些胰岛素抵抗较重的患者,更容易进展为糖尿病。更长时间的观察研究显示,大多数IFG和IGT患者,最后都进展为糖尿病。一些长期的观察研究显示,,。和IFG相比,IGT是一个更强的心血管疾病危险预测因子。一些(但并不是所有)研究显示,在对血脂等已知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IFG和IGT仍是较弱的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IFG和IGT的病理生理机制IFG和IGT发生率的差异,提示两者存在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单独IFG患者,服糖后2小时的血糖正常,而单独IGT患者,空腹血糖正常。尽管这两种糖代谢异常都和胰岛素抵抗有关,但是,一般认为,空腹血糖升高和肝脏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而糖负荷后血糖水平升高,和肌肉胰岛素抵抗关系更加密切。单独IFG患者有第一时相(0~10min)和早期时相(0~30min)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但晚期时相(60~120min)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而IGT患者,早期和晚期时相的胰岛素分泌功能都受损。单独IFG,是肝脏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单独IGT,则提示存在肌肉和肝脏共同的胰岛素抵抗。改变IFG/IGT的病程我们是否可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