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关于吴泾化工区地块规划管理和适度利用的建议本篇社情民意被上海市政协采用:转送市有关部门/单篇;期数:2019年第204期。 吴泾化工区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化学和能源工业的重要基地,曾经为上海产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产业转型和环境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强,吴泾化工区内的重化工和能源企业陆续关闭或外迁,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更是将该区域定性为战略留白区,进行严格的规划控制,该区域未来发展图景将被重新描绘。但是,就近期来说,由于区域内企业关闭后的后续管理十分薄弱和缺乏统筹管理,原企业各自为政、出租出借场地给各类小企业,经营业态十分混乱,贯穿区域南北的龙吴路沿线居民长期反映,龙吴路上土方车、水泥车、工程车络绎不绝,车辆经过的路面上,混凝土、泥土、砂石一路抛洒,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四溅,道路两旁绿化带“灰头土脸”,路面屡修屡坏,更让人忧心的是区域内各种企业经营中的安全隐患和龙吴路交通安全隐患险象环生。主要表现为:一是层层转租现象严重,大型车辆不减反增。据了解,吴泾地区黄浦江沿线现有国有企业39家(3家央企,34家市属企业,2家区属企业),码头19座,其中,18家企业、11家码头存在层层转租现象。部分生产型企业停产停业后,考虑到经济效益,将码头、厂房、仓库、场地等层层转租给各类中小型企业,形成“厂中厂”的格局。部分大型国企停产后将厂房、仓库出租,一家变几家甚至数十家,其中部分承租户更是层层转租,成为二房东、三房东。经过层层转租后,承租企业以微小型企业居多,往往一个门牌号下有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多以经营木材、黄沙、水泥、钢材等原材料和建材的储运、加工,随着企业数量增多,大型车辆数量较以往更多。附近市民普遍反映:“龙吴路沿线企业的大型集卡、水泥搅拌车等集中,导致龙吴路道路路面状况不良,路面时有扬尘现象,虽持续洒水缓解,但也严重影响我们的出行和生活。”这样的情况在龙吴路沿线的支小道路、村宅道路尤为严重。二是企业生产经营不规范,安全隐患突出。这些国企转租的中小企业大多为异地经营,流动性较大,往往存在安全生产制度缺失、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特别是随着黄浦江浮吊的取消,使得黄浦江沿线码头更加吃香,运转使用率大幅提高,24小时连续作业情况普遍,作业强度不断加大;码头现场违规作业现象普遍,业主、装卸单位、卸货船舶安全意识缺乏,且这类作业具有流动分散、操作复杂、人机作业交叉等特点,安全隐患突出。同时,国企大量出租闲置厂房给一些企业做员工宿舍,使得区域内企业数和外来人员数量剧增,违规改建、装修等流动作业明显增多,人员物资流动频繁,不稳定因素呈“几何式”上涨,监管难度增大。三是区域社会管理错位,属地政府缺乏有效抓手。吴泾化工区地块位于吴泾、梅陇镇境内,但属地政府与区域内的市属国企如何加强统筹协调,共同做好区域社会管理,还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难题。属地政府监管部门与区域国企之间的沟通协调还难以形成常态,导致属地监管部门对国企常有“走不进”、“管不上”的现象发生,使得监管存在盲区。比如码头企业很多设施设备存在“未批先建”、未过环评等情况,但执法取缔权在市级部门(审批权也在市级部门),属地政府检查了也没有执法权,督促整改力度不够。同时,政府相关条线部门监管内容或存在交叉或有空白区域,尤其是对黄浦江沿线的监管,涉及安监、市场(特种设备)、交通委、城管、公安海事等
【社情民意】关于吴泾化工区地块规划管理和适度利用的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