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与信用债风险配置策略模板.doc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与信用债风险配置策略中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与我部信用债风险配置策略的思考2011年11月15日目录一、市场环境分析:我国信用债券市场现状与展望 3(一)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历程回顾 3(二)我国信用债市场的现状与特征 7(四)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趋势展望 19二、信用债配置模型研究 21(一)经济周期与信用债行业配置模型 21(二)信用债配置的相对价值模型 26三、信用债风险配置策略建议 30内容摘要我国信用债市场始于1983年,经历了2005年以前的缓慢增长阶段和2005年至今的快速增长阶段。虽然近几年我国信用债市场有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仍存在信用债券市场的规模相对偏小、发行主体结构失衡、市场分割导致产品和投资者的分割等问题。今后中国信用债市场还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发行和投资主体会日益多样化、国际化,并且交易市场也将趋向统一。在信用债投资风险管理方面,报告研究了不同经济周期阶段行业配置策略,以及信用债配置的相对价值模型,并提出了在当前经济进入衰退阶段时的行业配置选择,和不同评级、期限信用债的相对价值配置策略。一、市场环境分析:我国信用债券市场现状与展望(一)我国信用债市场发展历程回顾中国发行企业债券始于1983年,最初主要是以集资方式出现,其票面形式、还本付息方式等基本方面很不规范。1987年3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使中国企业债券在发行、转让、形式、管理等各个方面开始走向规范化。我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大致可分为二个阶段:2005年以前,缓慢增长阶段;2005年至今,快速增长阶段。图1:1998年至今我国信用债托管量和占比缓慢增长阶段。2005年以前,我国企业债务融资增长缓慢、规模较小,年发行量最高也未超过700亿元。如1996年,我国当年企业债务融资仅为9亿元,市场余额为9亿元;至2004年时,企业债发行量322亿元、可转债209亿元,合计也只有531亿元。增长缓慢主要是由于品种单一,只有企业债,期限5-10年为主,信用债券融资主要是作为贷款的补充,为企业提供长期限的融资;同时,发改委对企业债发行采取的严格额度审批制度也限制了规模的扩大;2002年以后可转债发行规模有所增长,但可转债发行主体因只限于发行股票的公司,规模也难以扩大。快速增长阶段。以2005年人民银行推出短期融资券为标志,信用债券市场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008年交易商协会推出了中期票据,并颁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债务融资的发展。随后,我国银行间市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规模和存量出现爆炸式的增长,2005年当年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就达到了1453亿元,几乎接近以前年度企业债发行的总和;而中期票据已是目前存量信用债中占比最高的品种。截至2011年9月,我国信用债托管存量为48229亿元,是2004年的24倍;非金融企业债券发行量18088亿元,是2004年全年发行量的34倍,我国信用债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表1:1992年以来信用债券发行量(亿元)年份企业债
公司债
:Wind资讯图2:我国信用债结构2005年以来,我国信用债市场快速发展,除了得益于信用债品种的丰富外,信用债券发行的市场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人民银行2005年推出短期融资券时,尝试进行发行体制改革,采取备案制,强调通过市场化的发行来放松管制,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潜力。2007年授权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管理以后,开始实行注册制;2008年中期票据由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推出时即实行注册制。在监管竞争的压力下,发展改革委从2008年起,简化了企业债券核准程序,由原来的先核定发行规模、再批准发行方案两个环节,改为直接核准发行一个环节,按照条件核准,成熟一家发行一家,极大的满足了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推动了信用债券市场的迅猛发展。目前来看,我国信用债发行审批方式,仍是市场化的注册制与非市场化审批制并存,但由于注册制程序更为简化、过程更为透明、效率更高等显著优势,逐渐居于主导地

中国信用债券市场发展与信用债风险配置策略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427 KB
  • 时间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