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邹武军论文美育与德育.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邹武军论文美育与德育.doc美育与德育龙川县赤光中心小学邹武军【摘要]:我们的美术教育家前辈们早已总结出美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但这三个功能没有明显的其别,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新时代的今天,美术已经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科,越来越收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所以美育(美术教育)中的三个社会功能都是追求真善美的,这恰巧符合德育的内容。因此,美育里有丰富的德育内容。美术教师只要利用好美育里的德育内容,用好正确的德育方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理想的一代新人。【关键词】:美育;德育;挖掘如今,现实中的学生都是零零后,独生子女。如何培养好这一代新人,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爱美术学科这一优势,传承中华传统艺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下面就以现实情况,浅谈自己对实践的理解。一、当今学校学生思想状况和德育的困惑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老师的主要任务。实施素质教育之前,大家强调的是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当今,教书与育人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只教给知识,不塑造其心灵,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堪忧,其原因何在?一是由于应试教育的误导,使有些学校淡化或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走上了一条片面追求成绩与升学率的死胡同。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学校德育的内容死板,方法单一,偏重于苍白无力的说教,很难被学生接受,更难抵御社会、家庭中的一些反面教育的影响。现今的小学、初中,大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活动课,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但其内容大多是学生要怎么样,而不许或严禁怎么样等等,这样学生往往无法接受,不愿接受,或者表面接受而内心不接受。因为你在思想品德等课上和守则、规范屮的规定学去做的,对学生不一定有吸引力,而禁止学生去做的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当然会产生令不行,禁不止的教育后果。因此,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彻底改变徳育的内容和方法。二、美育与德育生活离不开美,缺少美的生活就像沙漠缺少绿洲一样就枯燥单调,没有生机。爱美,是人之常情。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便体现了人们对美的渴求与追求。正因为如此,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在沿着美的踪迹,拍摄美的倩影,探求美的秘密,谱写美的乐章。对美的追求体现在每一社会,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同样也时刻存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从美学的角度讲,德育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说服、教育、管理、影响、感化等多种方式去把学生塑造成为美的人,使他们既具有相貌、体态、服饰、行为、风度等方面的外在美,也具有精神品质、心灵和情操等方面的内在美,而且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应是德育主要目标。由此看来,学生爱美的本性和德育的主目标应该说是一致的,与美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关键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是否研究学生的心理,是否把徳育与美育结合起來。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让美育与思想教育联姻,用美去引起学生心灵的沉醉于神往。高尔基说,按天性说来任何人都是艺术家,都想把美带进自己的生活。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对美的理想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面貌、衣裳、心灵都应该是美的。”而美育正是培养人们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最佳途径。美育与德育、智育等相比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它具有形象性,利于认识和理解;具有情感性,容易以情动情,使人们从审美中受到陶治和教育;具有愉悦性,能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产生审美愉快,在享受中受到教育。要想

邹武军论文美育与德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