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的基本思路和政策选择作者:岳文海2008-11-25转贴自:中国经济时报中央作出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对中部来说有压力更有动力,有挑战更有信心。如何才能抓住战略机遇期加速实现中部崛起呢?我们认为应当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明确“一个总体战略目标和思路”,充分发挥“两个综合经济优势”(区位和资源,依靠“三种力量”(国力、外力、内力,扎扎实实做好“四篇文章”(中心城市、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落实“五大举措”(突破观念、创新优势、开放带动、科学发展、互动崛起。明确一个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和思路中部崛起的总体战略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的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中部崛起为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对外开放为先导,以市场化为基础,抓住“三大机遇”(即世界产业转移、经济周期扩张、国家战略调整,突破“三大瓶颈”(即观念、体制、软环境,依靠“三种力量”(即国力、外力、内力,着力解决“三低难题”(即人均GDP低、城市化率低、开放度低?全力加速“三化”(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促进中部地区科学文明崛起、高效快速崛起。中部崛起的总体战略目标: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达到或超过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部、明显与东部的差距缩小,中心城市或核心城市群的发展水平赶上沿海发展水平;二是建立完善的经济内生的自主发展机制,发展速度快,经济结构优,增长质量高,经济效益好;经济活力足,发展动力大,增长后劲足,发展潜力大。把中部地区打造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三是建立符合“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机制,中东西三大地带实现互动协调发展。以上三条既是中部崛起的目标又是检验中部崛起的标准,力争经过5~15年基本实现上述目标。,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居中的区位优势造就了独特的交通中心和通讯中心优势,已经初步建成了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是我国重要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中心;既是要素资源中心,又是加工中心,又是市场中心,交易成本较低,区位竞争力强,易于生产要素集聚和经济集群化发展,适宜发展成为加工制造业中心,适宜物流商贸等服务业的发展。:(1人力资源丰富。中部地区约占全国省级行政区总数的1/5,%,%,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农村富裕劳动力跨省输出基地,劳动力成本低,而劳动力的素质较高,因为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程度高,同时高等教育也比较发达,能够支撑各类产业的发展。(2自然资源丰富。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山水旅游资源等三种资源优势造就了三大产业优势:一是农业资源优势,耕地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输出基地,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是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二是矿产资源优势,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三是山水资源优势,我国大多数名川大山都处在中部地区,支撑了中部地区山水旅游业等关联产业的发展。(3文化资源丰富。中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拥有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中国革命的的摇篮,拥有古老的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三晋文化、湖湘文化、赣文化、徽文化等,文化积淀丰厚,人文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优势非常突出,与山水旅游资源优势交相辉映,非常适宜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紧紧依靠“三种力量”要实现中部崛起就必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国力是条件,外力是捷径,内力是根本,就是要推动国力、巧借外力、启动内力,形成合力,这是实现中部快速崛起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客观上需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来推动。中部崛起的政策既要充分借鉴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政策模式,体现一般性政策公平,又要体现特色性政策倾斜,搞好政策创新,使组织更加严密、政策更加配套、措施更加有力、对策更加完善。重点是做好如下“四个依靠”:(1靠国家战略推动。应进一步明确中部崛起战略的地位,在组织决策层面上成立中部崛起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战略层面上应抓紧制定中部崛起的战略规划,即发展方向定位、战略定位、目标定位、产业定位,实施步骤和任务分解,以及配套的政策、措施和对策;在实施层面上,应将中部崛起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到国家“十一五”规划之中。(2靠政策推动。因为“中部塌陷”的主要根源是“政策塌陷”,所以实现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突破政策硬约束。中央对中部地区的政策取向,首先要实现政策公平,即在其他地区实施的行之有效的倾斜支持政策都适应中部地区
中部崛起的基本思路和政策选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