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
──影响人类历史件大事
上卷()
火烧赤壁三国鼎立
黄巾大起义
公元年正月的某一天,洛阳夏门外的万寿亭挤满了文武百官,
并且停着一辆漂亮的青盖车。百姓们知道,这是欢迎从河间接来的新皇
帝。
不久,一连串的白盖小车,在羽林军的护卫之中,驰向洛阳而来,
所有的白盖小车都停在万寿亭了。在一辆白盖小车中,走出一位岁的
孩子,换乘了青盖车,于是这辆青盖车和其余的白盖小车,在文武百官
和羽林军的拥护之下,驰入皇宫。第二天,这个岁的孩子,即皇帝位,
他就是汉灵帝。
在灵帝即位的元年,宦官们就大兴党狱,把当时的士大夫几乎屠杀
殆尽,因而当灵帝初年,宦官的权势达到绝顶的高峰。当时因屠杀士大
夫有功而封侯的宦官,有王甫、曹节等人,以后因有功而封侯者又有
人。此外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
张恭、韩悝、宋典这一大群宦官,皆为中常侍。
不仅如此,他们看到太学的学生不可靠,一律禁锢不用,而专门训
练一批走狗。鸿都门学的学生,都是由州郡或三公保举而来,绝对没有
危险分子。在鸿都门学受过训练的学生,出则为刺史、太守,入则为尚
书、侍中,亦有封侯者。
不仅如此,他们又窃取兵权,组织武装。从训练爪牙、组织武装等
创举看来,汉灵帝时的宦官,较之他们的前辈已经进步得多了。所以当
时的东汉,就变成了匪类的天下;而当时的洛阳,则是匪类的窟穴。
不久之后,东汉统治更加腐朽。许多重要官职都由宦官充任,西园
八校尉中央禁军首领也由小黄门蹇硕任统帅。汉灵帝本人卖官鬻爵,公
然在鸿都门学列榜标明价目,三公万,卿万,州郡长吏
万,关内侯万,直到禁卫军士,羽林虎贲都有定价。宦官党羽段珪
就买到三公高位。为了修建宫室,灵帝令全国土地每亩增税十钱。灵帝
母亲是个著名吝啬鬼,在皇宫中的西园造万金堂,将属于大司农的金钱
增帛贮积其中,又在灵帝做诸侯时的旧里,买田宅起观第,都算作灵帝
母子的私产。
另一面农民的生活则极端贫穷。老百姓过着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日
子,而宦官们,还要扼住他们的咽喉,要他们再吐出一些油水来。
黑暗笼罩整个社会。在黑暗中可以听到魔鬼们胜利的欢呼,也可以
听到农民们饥饿的悲号。
在东汉统治愈益走向腐朽当中,全国各地人民的反抗力量,逐渐聚
集,终于在公元年(中平元年)爆发了大规模起义。
随着人民反抗斗争的开展,斗争方式也更加发展。东汉后期的农民
武装起义,大都利用阴阳五行说作为斗争的思想武器。光武帝刘秀以火
德自命,起义者则利用五行相生或相克的道理,指明东汉王朝必然走向
灭亡。公元年在九江起义的马勉,就以黄色(土德)为服色,以表
明用土德代替火德(五行相生);同年,华孟起义则自称黑帝(水德),
以表示水能克火,东汉定遭厄运。这些反映人民反抗要求的阴阳五行观,
又加上当时的在统治阶级中流传的“黄老道”的宗教形式,经过改造创
造出符水治病的传道手段。汉顺帝时,琅玡人宫崇(方士)手中传出一
部书,称《太平清领书》,书已被封建统治者毁掉,但还可以从《后汉
书·襄楷传》和《道藏·太平经》中看到一点轮廓。《太平经》中虽充
满许多宗教迷信说教,但也包含着平均平等(共同劳动、原始共有)和
变革天命的积极思想成分。还可从《太平经》中看到对富有者的诅咒。
《太平经》中最激烈部分,是变革天命思想,认为水旱之灾、政治腐败
都是天道变乱的征兆,苦难的人们不能再安于饥寒交迫的现状。这种变
革天命思想同儒家的神学谶纬“天不变,道亦不变”,以及“易姓受命”
的天道观,都是针锋相对的。在这种变革天命思想的基础上,到了汉末
形成了五斗米道与太平道两个道派。
五斗米道的创始者是沛人张陵,于公元年开始在巴蜀传道医病。
从受道或医病者出五斗米,遂被称为五斗米道。张陵死,传子张衡,衡
死,传子张鲁,在巴蜀一带传播很快。五斗米道以符咒治病为传道手段,
认为人患病是由于不肯相互扶助,才遭到天的责罚。患梁疾疫的人,在
接受符咒治疗同时,要在静室思过,表示服罪。又用阴阳五行解释疾病
的发生,头痛是由于天气不悦,足疾是地气不悦,四肢之疾是四时不和,
只有入道才能免灾。道徒入道时交纳五斗米,似乎就是作为相互扶助之
用的共同财产。道徒的组织很严密,初入道者称“鬼卒”,首领称“祭
酒”,更高者称“治头大祭酒”。祭酒负责在活动所在地附近的道路上
设置“义舍”,中藏米肉,供给道徒和流民往来者食宿,不收金钱。五
斗米道还规定犯罪轻者罚筑道路,重者经严格审讯后治罪,受到各族人
民的欢迎。
但是,后来由于张鲁利用这一道派作为他割据一方的工具,所以五
斗米道始终未发展成为激
【课外读物类】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6)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